谁偷走了反式脂肪酸?

2013-04-18
摘要:

青岛晚报 家长给孩子买零食都想买健康的,大家也都知道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尽量不要吃。但是记者昨天逛超市发现,薯片、奶片等大家一向认为的“垃圾食品”,它们的成分表里竟然都标注着“反式脂肪酸为零”等字样。... [详细]

青岛晚报


  家长给孩子买零食都想买健康的,大家也都知道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尽量不要吃。但是记者昨天逛超市发现,薯片、奶片等大家一向认为的“垃圾食品”,它们的成分表里竟然都标注着“反式脂肪酸为零”等字样。用氢化植物油做的垃圾食品,里面的反式脂肪酸到底哪里去了? □记者 张译心

 


  反式脂肪酸大户为何标注“不含”


  记者在超市看到,像一些饼干、糕点、薯片和奶片等原本的反式脂肪“大户”,包装上竟然标注了“反式脂肪为0克”。记者仔细查看配料表,发现其中一些食品的配料表确实不含反式脂肪成分,而有些却赫然标有反式脂肪成分。以某品牌的奶片为例,配料表中的主要成分是植脂末,注明包括葡萄糖浆、奶油、奶粉、部分氢化植物油、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磷酸二氢钙。明明含有植脂末和部分氢化植物油这两种反式脂肪成分,而营养成分表中的反式脂肪为0克;脂肪为17.8克,占30%。


  而某品牌的咖啡,配料表中的主要成分是植脂末,包括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稳定剂、酪蛋白、乳化剂、食用香精、抗结剂等。明明也有植脂末和氢化植物油,营养成分表中却也标注了反式脂肪为0克。此外,记者注意到,另一些反式脂肪为0克的食品中,则是用其他成分来代替反式脂肪成分。比如某品牌的蛋糕,配料表中用的是精炼植物油和全脂乳粉。


  生产时彻底氢化全变成饱和酸了


  既然含有反式脂肪成分,为何还标注为0呢?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强制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对反式脂肪酸规定了一个零界限值:即每100克产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小于等于0.3克,反式脂肪酸可标注为“0”。这意味着,部分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的“零反式脂肪酸”,并不是完全不含反式脂肪。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国家标准要求标注反式脂肪酸,而商家害怕消费者反感反式脂肪酸,于是在生产过程中彻底氢化。但彻底氢化之后反式脂肪酸确实少了,但是都成了饱和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比反式脂肪酸也好不了多少。


  摄入一口脂肪酸等于吃两口猪油


  中国农业大学的范志红教授也曾表示,在植脂末的生产中,可以把油脂做成全氢化,这样反式脂肪酸的问题可以忽略。但她同时也指出,这样饱和脂肪酸就会高达99%以上,而猪油才40%多一点。所以,即便反式脂肪酸为零,也不等于多吃植脂末有益健康。


  青岛大学高级实验师马兆立介绍说,反式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不但容易发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甚至有致癌危险。而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三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