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监测,2002年全国油料产量(不包含大豆)预计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油菜籽减产,呈现供不应求状态;花生增产,供给比较充裕。2002年油料总体供给偏紧,食油总量充裕,主要食油品种价格上涨。2002/03年度全球油料生产与库存量下降,压榨与贸易量增长;食油生产、消费、贸易量均增长,库存量下降;主要油料和食油品种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
生产方面:预计2002年全国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2%左右,全年油料产量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油菜籽面积增长1.4%,“双低”油菜籽面积所占比重继续扩大,但由于夏收油菜籽生长后期,主产区持续阴雨寡照,导致籽粒重下降,全年油菜籽产量减产8%左右;花生面积比上年增长0.3%,产量增长3.3%。另外,大豆面积下降,但产量比上年增长4.8%。预计2003年油料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特别是秋冬播油菜籽面积增长将更为明显,优质品种比重也将进一步增加。
进出口方面:在油籽进口上,2002年1-11月,累计进口大豆1025万吨,同比减少19.9%,进口油菜籽61.8万吨,同比减少62.0%。在食用油进口上,1-11月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285万吨,增加90%。其中,进口棕榈油202万吨,同比增加49%;进口菜籽油7.7万吨,同比增加63.7%;进口豆油71.6万吨,也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与前两年不同的是,今年国际市场油料食油价格都比较高,大量进口只是为了弥补国内产需缺口,没有对国内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在出口上,2002年1-11月份花生出口67.9万吨,同比增加8.5%。其余油籽和食用油品种没有出口贸易发生或仅有极少量出口。
供求判断:国内供求:2002年国内榨油原料供给总体偏紧,其中,油菜籽和菜油供给减少,呈现供不应求状态。花生供给比较充裕,并有一定的出口优势。大豆供给呈阶段性、局部性偏紧态势。在食油方面,由于进口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8月份以来豆油进口激增,总体供给比较充裕,但菜油以及部分地区豆油供给略显不足。国际供求:据美国农业部12月份预测,2002/03年度(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全球油料产量3.217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82万吨,是1996/97年度以来全球油料生产的首次下降。本年度全球油料贸易量为7200万吨左右,比上年度增加300万吨左右。本年度末油料库存为325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10万吨,将是1999/2000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库存将继续下降到650万吨,是1998/99年度以来的最低点。
价格走势:国内市场:在油菜籽减产,油菜籽、大豆进口下降,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形势下,2002年国内油料食油价格全面回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年末主要品种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了20%。其中,油菜籽自夏收菜籽上市以来,经过短期的价格走低后不断走高。秋油菜籽上市后,收购价格保持坚挺态势,多在每吨2200元左右;大豆价格明显上涨;花生价格在2002年下半年也有一定回升,2002年底郑州粮食批发市场2级花生仁的价格每吨3900元。受原料价格上扬以及国际市场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2002年食油价格也明显回升。2002年底,江浙地区2级菜油出厂价每吨6075元,比上年同期高31.1%;山东地区2级豆油出厂价每吨6050元,比上年同期高34.0%;山东威海花生批发市场2级花生油每吨7525元,比上年同期高25.4%。国际市场:由于供给下降,2002年国际市场油料食油品种价格总体上扬,但年底价格有所回落。其中,2002年12月份,美国海湾地区大豆出口离岸价每吨1851元,比上年同期高28.2%;豆油(荷兰港口)离岸价每吨4889元,比上年同期高46.3%;菜油(荷兰港口)离岸价每吨5088元,比上年同期高28.9%;花生油(鹿特丹)到岸价每吨7103元,比上年同期高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