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消息:《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农民正深陷中美贸易冲突的漩涡。随着收获季临近,美国将迎来数千万吨大豆的上市,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却停止采购,转而从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增加进口。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警告,许多农户将因价格下跌与市场萎缩难以生存。
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四分之一的大豆出口至中国,去年出口额近130亿美元。但是自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征收关税以来,中国将大豆纳入反制清单,令中美大豆贸易陷入停滞。中方谈判代表提出,如果华盛顿取消因芬太尼问题施加的20%关税,中国可考虑增加进口。但是美国态度谨慎,要求中国先加强管控化工品流通。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建立大豆战略储备与替代采购加强对冲。例如,巴西去年供应了中国70%的大豆进口量,并在基础设施方面获得中国资本的大规模投入;阿根廷和乌拉圭对中国的大豆出口份额也明显上升。
相比之下,美国农民的处境因而更加艰难。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今年大豆种植者平均将亏损每英亩100美元。政府虽提供补贴以弥补贸易战损失,但市场恢复有限。
随着中国积极推动猪饲料中减少豆粕比例,大豆需求的结构性下降更使美国农户担忧。部分农民表示,不再将中国视为长期可靠市场,而是寻求拓展国内用途,例如发展豆油用于生物柴油或道路建设材料。
中美大豆贸易摩擦表明,中国正在通过调整进口来源与消费结构削弱对美国的依赖。未来,即使双方重启谈判,美国农民也难再完全恢复过去对华出口的份额。这场博弈凸显大豆不仅是农产品,更是大国关系中的战略筹码。
美国农业部正在评估是否向农户提供新的经济援助
9月15日消息: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周一在阿肯色州出席一次行业会议时表示,美国农业部正与国会合作评估今年秋季是否需要为农民提供新的经济援助。她强调美国农业部正每日密切监控市场情况,以判断额外支持的规模和必要性。
今年美国将迎来玉米和大豆丰收,但是农户却面临多重压力。首先,中美贸易谈判停滞导致大豆出口受阻,美国农民已错失数十亿美元的销售机会。其次,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显示,今年秋季美国玉米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庞大供应量预计将加剧价格下跌,进一步打击本已脆弱的农场经济。与此同时,化肥和种子等投入成本的不断上涨,也加重了农户的经营负担。
罗林斯指出,政府的目标是确保农民在贸易不确定性和市场压力下,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以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竞争力。当前,美国农业正处在价格低迷、产量高企和国际市场受限的多重困境中,这使得额外财政援助成为可能的政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