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发布
4月伊始,大地复苏。走进吉林省植物油集团嘉实油脂有限公司厂区,院内车辆穿梭;在食用油加工车间,机器轰鸣,油香扑鼻,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经过筛选、炒料、压榨、过滤等对原料的复杂处理工序,一桶桶优质的食用油新鲜出炉。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升级
“我们企业坐落于扶余市,这里是四粒红花生主产区,也是杂粮、杂豆交易集散地。为保证原材料品质,我们在增盛镇有贸易基地,与当地农户签订协议,要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就要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科学管护等方面下大功夫,用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创新。”吉林省植物油集团嘉实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峰说,“产品为‘点福’和‘四粒红’花生油及其副产品花生粕,花生蛋白粉、大豆油、大豆粕等系列产品,同时经营玉米糁、四粒红花生、小米、绿豆、红豆等杂粮系列产品,保证了从田间到舌尖上‘一站式’安全和服务。”
油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食用油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如何在保持发展优势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拎稳中国人的“油瓶子”?技术创新是嘉实油脂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公司在品牌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探索食用油的新技术、新工艺,旨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健康、环保的食用油产品。
“我们厂区共有两条生产线,一条是低温冷榨油,一条是热榨油。低温冷榨油是东北三省首家生产线。”赵峰说,“热榨是采用1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蒸煮和压榨方式进行加工,因此热压过程中油料的营养成分会受到损失,而油脂的产量较高,油的颜色相对较浅,口感较为浓郁;冷榨法又叫生榨法,是指油料压榨前不经加热,或稍微加热,在低温的状态下,送入榨油机压榨的一种榨油工艺。冷榨法一般在低于60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加工。为提高冷榨油的品质,榨油的原料一般需要经过精选。冷榨法榨取的油油温低,酸价也较低,品质较高。一般来说,冷榨油的烟点低,不容易淤锅,颜色更加清澈。如果说热榨油是‘浓香型’,那么冷榨油则是‘清香型’。”此外,嘉实油脂还积极探索油脂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力求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今年该企业将对制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从生产型到创新型、智能型转变。
新质生产力带来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由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催生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是推动油脂企业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研究是源头活水。“在企业生产实践中,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研究成果也应用到了生产线上。例如,低温冷榨生产线,可以产出花生油和活性脱脂蛋白粉;热榨生产线,可以产出花生油和花生饼,花生饼可用于家禽和牧业饲养。我们生产线根据时令进行调整,每年9月份开始至次年5月份,主要生产花生油,其他时间生产大豆油。”
“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在食用油产业转型中,要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我们计划在活性脱脂蛋白粉中提取花生蛋白肽,技术方面依托于天津某大学食品研究所科研团队。花生蛋白肽应用广泛,固态可用于化妆品领域,粉状物可用于膳食企业。”赵峰说,“另一方面,我们进行花生精深加工,目前正在考察市场,一边与科研团队对接研究配方,一边拓展销售渠道,采用‘实体店+网络’模式进行销售。”
赵峰介绍,嘉实油脂公司以产品差异化、精细化为原则,制定“两系”发展规划,即以打造非转基因油脂为主导产品,以花生和杂粮两个系列精深加工为链条的产品延伸规划,第一产业加工杂粮与花生油,第二产业生产特色油脂和特色膳食杂粮及花生制品,为餐饮企业提供高端食材,真正实现花生、杂粮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转化。
嘉实油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品研发,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和市场需求进行品类细化,加速产品创新升级,在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用油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的食用油产品守护国人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