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中:大宗油料生产基地 助推油菜产业发展

2019-10-30
摘要:

青海大宋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43户油菜种植户签订了油菜籽种植基地收购意向书,既解决了油菜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问题,又解决了种植合作社及农户的农产品销路问题,实现共赢。

来源:青海日报

20191030/9b69bc1a1ebb8a68a0c35caaa4b68c4f.png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又是一年金秋丰收时节,高原大地上,一片忙碌碌,一片喜洋洋。日前,位于湟中县上新庄镇的10000亩(1亩≈0.067公顷)油料基地里,到处弥散着果实的清香,到处涌动着收获的身影,油菜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地头回响着轰隆隆的作业声,每张面孔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丰收喜悦。

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流域中上游丘陵农业区,平均海拔2600米,距省会西宁2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土壤肥沃,是油菜生产最适宜生态地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海拔高、气温平稳、日照曝幅量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形成作物高产。

油菜是湟中县的特色优势大田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占全省油料播种面积的近1/10,是全省油料主产区之一,油菜已经成为湟中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91030/b7b84593775b286e24660043808f83ef.png

科技引领  助推基地生产

多年来,湟中县依托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轮作倒茬、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精量覆膜播种、全程机械化、绿色防控等技术,积极探索油菜绿色高效高质栽培技术模式,提升油菜品质,全县油菜综合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走在了全省前列。

2014年,25万亩油菜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7-2019年,依托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按照“耕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科技先进适用、绿色高质高效”的思路,采用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的配套综合农业实用技术措施,在鲁沙尔和上新庄镇建立规范的优质油菜生产基地2万亩。

油料生产基地采用科学种植模式,提升了土地的增值潜力和经济收益。2018年,鲁沙尔镇油料基地平均亩产达到224.5公斤,与大田亩产192公斤相比亩增产32.5公斤,增幅16.9%,最高产量达到289.8公斤。项目区总产量224.5万公斤、总产值1257.2万元。新增总产量32.5万公斤、总产值182万元。

在上新庄镇的班隆、马场、七家庄等19个村种植集中连片油菜生产基地10000亩,全部采用青杂5号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合当地生产,油料基地良种率达到100%。

据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介绍,全县栽培的油菜主要有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类型。甘蓝型种植面积达91%以上,是全县油菜的主要栽培类型,种植品种主要是青杂2号、青杂3号和青杂5号,在种植中选择品种主要根据油菜的生育期、适应海拔高度来确定。油料基地处于上新庄镇脑山地区,海拔高、气候冷凉,因此选用生育期短、适应高海拔的青杂5号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多年来,湟中的油菜种植按照“缺多少、补多少”,“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统一机械深松,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保护土壤物理结构。今年开始,我省创建全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正大力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通过有机肥全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疏松土壤,提高地力,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油料基地通过整合项目,以创建全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契机,向项目区供应商品有机肥376.47万公斤,黄蓝板30余万张,亩施有机肥350-450公斤,病虫害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创建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油菜籽品质。”相关技术人员介绍道。

走进油菜田里,可以看到有蓝色和黄色的粘虫板呈棋盘式分布,粘虫板上粘满了各种有害的虫子,在项目核心区也能看到每隔100米左右就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灯。

油料生产基地示范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黄蓝板+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农药+虫情测报灯等物理、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建立了一种油菜田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达到绿色高效防治的效果,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绿色农业,农药施用量及使用次数减少3-4次,大大减轻了农药面源污染。同时建立农田“四情”监测设备,对基地墒情、苗情、虫情、灾情进行有效监测,为农情预警、科学制定生产措施、分析増减产原因、预则农作物生长趋势提供可靠数据支持,为全县乃至全省发展绿色农业树立了样板。

“危害油菜的害虫主要有三甲(跳甲、露尾甲、茎象甲)、角野螟和小菜蛾,跳甲、露尾甲等会把油菜的新叶吃掉,角野螟会危害油菜的角果,黄蓝板就是为了诱杀它们。太阳能杀虫灯,是利用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趋性的特性原理,诱杀对油菜造成危害的蛾类,降低害虫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和密度,达到防治效果。”技术人员谢春晖说道。

在油菜收获现场,可以看到油菜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切割、输送、脱粒、清选。油料基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用机械深翻、深松和整地,采用机械式精量铺膜播种和旱作沟播技术种植,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推进农机农艺相融合,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效益。“这是2MBJ—1/4型机械式精量铺膜播种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种床整形、分层施肥、覆膜、膜上穴播、压膜覆土、机械覆土压膜和种行镇压等作业工序,与传统的人工撒播种植油菜节约劳动力70%左右,产量增幅20%以上。”技术人员胡建焜介绍。

深度融合  助推产业发展

20191030/d85ffd7ec4e8d0b75e08845013156279.png

在今年夏天的赏花之旅中,湟中县的万亩油菜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游玩。现场花香沁人,蜂蝶飞舞,游人穿梭,给夏天增添了一抹动人的景色。

这得益于湟中县油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科技保障的前提下,湟中县延伸了油菜产业链,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对推动全县油菜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2019年,依托大宗油料生产基地的建设,湟中县在鲁沙尔镇和上新庄镇建立2个万亩花海。通过第一、二届湟中大源万亩油菜花海旅游艺术节暨“花海音乐会”、“南朔山花儿会”等活动的成功举办,增加了农业观光旅游的吸引力,在油菜盛花期引来游客无数,为全县大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大了“秘境湟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实现了油菜生产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局面。

油菜花绽放观赏期间,吸引众多踏青赏花的游客纷纷拍照留影,就近的农户在观花点摆摊卖酿皮、酸奶和小吃零食等,既方便游客,又增加收入。同时,也带动周边茶园、农家乐的蓬勃发展。花期结束后,每亩可收割油菜籽200公斤以上,可以榨出菜籽油70公斤以上,创收1000元以上,油菜基地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形成“花海经济”的同时,也让现代农业得到了普及,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伴”,除了带动旅游,湟中县生产的油菜籽籽粒饱满、油香浓郁、无污染、病虫侵害少,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含油量高、出油率好的特点,吸引了油菜籽加工企业。

今年8月,湟中县举办了油菜籽产销对接活动。在对接现场,青海大宋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43户油菜种植户签订了油菜籽种植基地收购意向书,共签订13021亩。按照协议,大宋农业将实现签订面积全部产品的收购。如按平均亩产200公斤核算,收购油菜籽数量将达到2600吨,可加工成绿色优质成品油910吨,实现产值1820余万元。

油菜产销对接活动的成功举办,既解决了油菜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问题,又解决了种植合作社及农户的农产品销路问题,实现共赢。同时,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将为其它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