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推可持续大豆认证,没有产生市场溢价

2016-06-23
摘要:

  第一财经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为全球所重视。作为全球大豆的主产地之一,美国显然希望让加工贸易企业更多的认识到这一点。为了更好 [详细]

  第一财经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为全球所重视。作为全球大豆的主产地之一,美国显然希望让加工贸易企业更多的认识到这一点。为了更好地认清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当前中美大豆贸易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6月24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和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联合主办“中美可持续大豆贸易研讨会”。
 
  此前一天,在中美可持续大豆贸易研讨会媒体吹风会上,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称,可持续性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可以去做到的,而是需要整个大豆产业链,包括消费者在内,一块进行可持续方面的建设。农业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这样才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SSAP认证
 
  对中美两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都面临这共同的挑战,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环境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制约之间的矛盾。如何保证农业生产和食物供应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行业组织和食品生产及加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年前,美国大豆产业组织,连同数州大豆基金会和行业伙伴,制订了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SSAP)。SSAP是以美国水土保持各项法规和超过27.5万个美国大豆农场的最佳实践为基础的、由第三方进行的可持续认证的体系,证明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方式和方法。目前,近400万吨美国大豆已得到认证并运往全球十四个国家。
 
  据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提供的材料,“农田到市场”机构《2012环境和社会经济指标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2011年美国大豆产量有着显著的持续性方面的改进。这包括,大豆总产量增加96%,单产(蒲式耳/英亩)增加55%,但从各种测量指标来看,资源效率均有提高。比如,土地使用减少35%(每蒲式耳)、土壤侵蚀减少66%、灌溉水的使用减少42%、能源使用减少48%、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49%。还有,每英亩资源使用影响:每英亩大豆使土壤侵蚀减少41%、灌溉用水减少9%,能源用量减少 17%,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8%。
 
  目前,超过98%的美国大豆农民实行可持续的种植方法。可持续性可以在许多方面进行界定,但会包括例如保护性耕作、精准农业、水资源管理或生物多样性等措施。
 
  张晓平称,对美国大豆农民而言,不断改进可持续的耕作方式持续了80多年,现在随着整个社会对可持续性越来越关注,我们就要把美国大豆的可持续体系的内在价值给挖掘出来给企业使用,企业为此不承担任何费用。
 
  不过,他补充说,至于大豆及产品加了可持续的概念之后,市场会否会给予溢价,这是市场行为,与整个大豆产业就没有关系了。“我们认为这样的价值会有人认识到,会有人愿意去花价钱购买可持续性的产品,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
 
  南美大豆供应量增加的原因
 
  2015年,中国进口大豆8170万吨。
 
  在吹风会上,中国科学院区域资源与环境综合研究室副主任刘爱民称,尽管我国在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大豆种植面积会有所增加,但产量也将只能恢复到1500万吨左右的水平。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肉、蛋、奶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预计蛋白粕的饲用需求将达到9000多万吨,而国内粕类资源供给增幅有限。预计未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的水平。
 
  我国进口大豆来源国主要集中于巴西、美国、阿根廷。过去10多年,中国自巴西、美国的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但自巴西进口大豆的增幅更快,从2013年开始巴西超过美国,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的最大来源国。根据海关数据,2015年中国自巴西、美国、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分别为4008万吨、2841万吨和944万吨,占我国大豆进口的比重分别为49%、35%和12%,合计占96%。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从2000年到2013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由1364万公顷,增加到2786万公顷,增加了1.04倍;大豆产量则由3274万吨,增加到8170万吨左右,增加了1.50倍。至于巴西大豆的供给量持续增加的原因,刘爱民称,巴西本身有适宜的气候、丰富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全球对生物燃料及农产品(包括大豆、牛肉等)需求的增加,本国生产成本低及大量的资本输入等。
 
  同样位于南美的阿根廷,其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持续增加。根据FAO数据,从2000年到2013年,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由864万公顷,增加到1942万公顷,增加了1.25倍;大豆产量则由202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左右,增加了1.44倍。
 
  不过,巴西、阿根廷两国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刘爱民称,主要源于对亚马逊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的开发。
 
  他说,为满足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而增加大豆供给,但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一方面,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不能毁灭热带雨林、稀疏草原,即应承担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责任;另一方面,提高大豆单产,也不能单单依靠增加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即应承担保护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的责任。
 
  可持续大豆没有产生市场溢价
 
  在吹风会上,刘爱民称,可持续大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非常复杂的利益相关方,从大豆、豆油、压榨方面,利益相关方包括金融机构、大豆种植者、采购者贸易者和大豆采购压榨商、大豆小包装油生产商,以及政府组织和社会相关组织都是参与可持续大豆的整个环节。
 
  他说,核心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大豆生产者能不能通过可持续大豆的生产获得合理的溢价,另外是消费者愿意不愿意支付合理的溢价来促进可持续大豆的生产和贸易。
 
  刘爱民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可持续的大豆贸易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5年前20家企业进口大豆6820万吨,占全国进口大豆总量的83.4%。从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来看,未来中国企业也将不得不考虑可持续大豆的贸易问题。
 
  对于媒体追问的认证可持续大豆是否产生溢价,美国大豆基金会董事艾美诗,本身也是一位农场主和牧场主。她说,作为一个豆农并没有看到溢价,采购经过认证的美国大豆最大价值体现在可以一道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增加社会对他们产品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不过,“我也希望以后能有这样的溢价。”
 
  至于国内大型采购商对可持续大豆的反响,张晓平称,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跟包括中粮、中储粮、九三、中纺等中字头企业,还有私营企业,都在可持续认证方面做了一些合作,从这个概念首次提出至今,这些企业就开始关注并且参与,只是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说,目前的问题在于有了证书之后,怎样把这样一种有价值的证书向下游产业去传递,就是他们进口了美国大豆之后,生产出来的豆粕怎样向饲料行业、畜禽养殖行业、油质行业、消费者来宣传可持续的产品,这是下一步要去做的工作。
 
  美国阿肯色大学可持续办公室执行主任马惕·迈特洛克称,SSAP项目是美国的国家标准,目前在加拿大已经得到了采纳,法国、荷兰也正在考虑当中,也有可能上升到ISO的标准来进行推广。这是一个有利于环境、消费者、生产企业的标准。当然希望让所有的农民都能够接触到这些有用的工具来改进生产,不管是处在哪一个国家。
 
  美国大豆可持续性认证处为美国大豆采购商办理可持续证书。据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提供的材料显示,当前销售年度(从2015年9月1号到2016年6月30号),截至2016年6月13日,已颁发1070份证书,比去年全年增加5.11倍;452万公吨的大豆和大豆产品获得认证,比去年全年总数增加2.3倍。
 
  张晓平称,中国获得61份证书,全部是大豆,总数量达 197万吨,占认证的大豆总量的55.9%。这说明量很大,但是具体证书的数量很少。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目前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达到2300万吨,也就意味着,认证的量只占进口总量的8.6%。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以便让整个产业都能够认识到可持续大豆证书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