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脂油料企业现状深度分析

2017-05-04
摘要:

  作者:范昭宇;来源:一德期货  油脂油料产业链条环节较多,主要包括:大豆种植、物流出口、加工精炼、分销贸易商、流到终端食品厂等 [详细]

  作者:范昭宇;来源:一德期货
 
  油脂油料产业链条环节较多,主要包括:大豆种植、物流出口、加工精炼、分销贸易商、流到终端食品厂等。外资国有企业多为赚取种植利润,国内压榨是为销售大豆服务。例如,全球几个较大的大豆贸易商自身都拥有庞大的种植园;或者贸易商与农民签署长期协议,无偿给农民提供种子、化肥、杀虫剂等,最终支付大豆的固定协议价格。
 
  国内的沿海地区榨油厂以及外资上规模的世界五百强大豆国际贸易商榨油厂都很多,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以赚取加工利润为主,而是把本国的大豆倾销到中国及中国以外的国家。从美国政府对农民的相关补贴政策就能看出来,他的补贴力度远远大过中国。美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很好,尤其是大的农场主,美国一个农村户口比中国农村户口含金量大的多。
 
  从这十年来看,国内榨油企业,包括:中粮、中纺、中储粮为代表的榨油企业是最先引入基差点价和套保措施的。民营尤其是零八年之前上规模的,并在银行授信额度相当大的榨油厂均对期货的意识很淡薄。经历过零八年大洗牌后,国内企业纷纷效仿嘉吉、ADM、邦基、路易达孚等比较正规的榨油厂,按照常他们的操作思路经营企业。主要从国内采购大豆,第一时间在大连盘豆油和豆粕两个品种市场去抛售,在大豆到港之后,榨出豆油和豆粕,以基差的方式销售出去。经销商购买基差合同之后,选择一个较好的点位向工厂点价,工厂会将相应的空单平仓。
 
  工厂并不过多注重市场趋势判断,主要看重赚取得盘面压榨利润以及基差获得的净利润。但是,很多上规模的内陆民营榨油厂大都采取港口提取大豆,在内陆榨取豆油和豆粕的方式赚取利润,港口的陆运费加上到内陆地区之后的综合费用,会比贸易商直接从港口提取的价格基本上略低。可是有一种特殊情况,一四年开始,从中国对僵尸企业(占用大量银行授信资源,但是没有创新业务以及利润附加值,定义为僵尸企业。)的大力处理态度讲(处理措施:银行断供、需第一时间交还信用证、收紧授信、不再批复新贷款等),导致很多民营企业生气勃勃的直接“断奶”,“生存”变得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资金链十分紧张,同时一四年后行情走势略差,使企业在现货物流方面占了大部分现金流,包括有很多企业开立信用证都出现问题,只好找国有企业代办,这就需要给国企企业提交保证金,面对如此境界,企业很难拿出来第二套钱在期货上套保,赌行情就此成为他们能生存下去的唯一的途径。从一四年青岛橡胶(13835, -555.00, -3.86%)和铜重复抵押出问题之后,全国银行都是胆战心惊的,主要对营业执照上涉及到黑色系铁矿、铜、镍、大豆字眼的,银行批复新的授信额度困难,导致很多企业需要另辟蹊径,但是工厂、设备均已建立,还需要解决大量人员岗位费用,纳税任务等社会责任。在资金问题和行情每况愈下同时出现时,淘汰一大部分民营企业。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也是生命力最强的。但是政策以及外围包括宏观方面导致企业面临风险。从一六年之后,可以看到全国所有的榨油企业都做的很正规,企业没有资金进行套保就没有办法去做。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后,榨油厂现在靠压榨利润获利,当盘面压榨利润为负时,通过加基差的形式获利。现在很少有榨油厂赌行情获利,但是去年下半年这一波行情中,全国从南到北的榨油厂利润都相当丰厚,根据测算,在十月份之后市场突然增长。虽然榨油厂都进行套保,但是额外利润主要是依靠基差。去年下半年,由菜油抛储为导火索。豆粕的基差最多时增加到六百,豆油基差增加到三百五所以在盘面压榨利润已经为正的情况下,还有额外的五六百块钱的利润空间。一条大豆船可以装载六万吨,普通工厂一个月能加工两条船(十二万吨大豆),一个月的毛利基本上都在两三千万元。
 
  今年春节之后,价格急转直下,豆油主要是以棕榈油和菜油这块库存重新建立。压力越来越大,过年之后一般都是使用油的空档期,二月份断错、春季小高点都没有看到,再加上后期天气也没有出问题,不论从单产还是种植面积,都比意料之外的产量要大,供大于求的局面比去年年前估计的程度还要重。这种情况就导致榨油厂去年的利润绝大部分又吐回去了,现在豆粕的主力合约的基差,比如说以山东为主的主流市场,只是加到五六十块钱。豆油九月份合约现在的贴水是负七十块钱。不考虑基差这一情况,压榨利润盘面上就是负的,基差这一块引入进去之后基本上负的还要再多一点。所以并不是套期就能够保值,套期就能够生存下去,套期保值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内陆有很多榨油厂理论上行情很好,能挣到钱,但是有一些榨油厂财务资金规模不是很扎实,还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因为现货流这块是开立的信用证去订的货,资金流这一块严格按照套保去做都压在盘面上。那么盘面一千五百点的涨幅。即便是套住了理论上有利润,期货方面也已经爆仓,最后结果资金流还是断裂。这一点就说明套期保值对油脂油料企业,不是按理论上的去做就肯定能赚钱或者说是肯定就不会出大问题,有很多企业也是死在套保上面的。所以后期针对套保还要深入探讨推敲,套保是个双刃剑,套上了能不能保的住,不套效果又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贸易商这几年淘汰相当快。贸易商的本性就是赌,引入基差交易之后,市场信息化导致价格很透明,终端市场对于港口、各个工厂的价格都了如指掌,贸易商理论上是没有干搬运工的利润,贸易商在价格不透明时,依靠搬运工这种形式将港口的库存搬到终端食品厂的库里,获得几十块钱的利润。现在这个利润是负的,贸易商采购工厂的货是含税的,工厂报价按照含税价格报出。像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这些贸易商弄不了票,但是价格是按照含税价格从工厂采购。流入到到中间环节就是理论上现在从工厂买然后现在卖。贸易商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挤到这种狭缝生存当中的状态。理论上的利润是负的,这种情况下贸易商如何生存下去,而且这几轮下来贸易商手里资金流也是非常紧张。如果要求严格的拿出一部分资金放在期货市场里去严格套保的话,很多贸易商是做不到。所以说贸易商生存的条件,第一是对后期行情走势研判必须要准。在方向上,向上或者向下,向上怎么去做,向下怎么去做。第二个就是点价,现在一口价基本没有人去买,工厂可能会偶尔一口价的方式去报,但是也都是理论上的。贸易商就是拼谁对行情判断的准,谁价格点的好。
 
  中国贸易商以及民营榨油厂发明了很多新的操作方式,国外都觉得非常高明,举个例子进行说明。山东有几家大的榨油厂,他们发明出可以反复点价这种操作方式,签订基差合同后,随时可以点价。点价成交之后,可以先不提货,或者你觉得点的很成功。价格涨上去了,你还可以平,平完之后可以二次点价。第二次成功后可以很多次去点,就是将工厂当成你的期货户,拿工厂的资金当做你的资金,工厂的盯盘员就是你的交易员,你只需要给他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跟其他工厂一样第一次是免费的,之后每次点价一吨十元(一手十吨),期货公司只收三四块钱。那么工厂就发明这种与期货公司抢生意的方式获得大量资金,从贸易商的角度对这种方式欣然接受。
 
  举个例子,比如豆油的基差是加一百。那么对行情判断好的贸易商通过工厂很多次点价,最后点出来的成本有可能是期货价格减一百或者减二百。无形当中从工厂就挣了两到三百块钱,然后把这个货,提出来按市场价格去卖,贸易商很喜欢工厂提供这种服务。对于工厂不管客户怎么点价赔赚都是客户的钱,跟工厂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客户每点一次价工厂就收十元。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双赢的,但其中有一定对赌的成分。很多信誉度非常好的贸易商,效仿工厂也对其他经销商和终端客户或者说食品厂使用这种方式,以比工厂稍低的价格使用基差的方式去卖远月的货。比如说工厂今天报价是1705加一百,他可以报1705加九十五来招揽很多客户都在他那买。另外从订金收取方式,工厂一般收百分之十,这些大贸易商可以收取百分之八甚至百分之六。
 
  贸易商另外一种是区别于工厂的。因为工厂是做来料加工或者是采购原材料加工成品去卖。贸易商可以放空,这种放空的方式区别于在期货市场上做空。在期货市场上不管做多还是做空保证金这一块,肯定是要交的,该多少就多少钱,但是在现货市场上,可以提前预售远月的货,把定金放在期货市场上,已做好随时套保或应对错误,甚至有一些贸易商在现货市场上放空。收上来的定金放在期货市场里继续放空,这种就是杠杆加杠杆最后杠杆能运动到百分之一。但是这种方式很不提倡,这是一种豪赌的操作方式,有很多贸易商通过这种方式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下去。
 
  关于油脂油料企业
 
  终端的灌装企业小包装企业,还有个小作坊似的食用油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跟当地政府关系都很好,QS也都批下来,所以说他们的生存状况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像福临门、金龙鱼,鲁花,这种大品牌很多的这种广告的附加值和品牌附加值,超市里的价格卖的很贵。像这些有机品牌,有一条生产线灌装车间的他们都有。举个例子,超市上一桶五升的,他们就可以比大品牌低十块钱去卖,利润还要更高。最能赚钱的时候是熊市的时候,牛市的时候很难受,因为散油的价格很敏感,随时都会涨。他们签订下游的这种成品的合同,基本上都是按批次去签,价格都是早就定下来的,所以当原材料涨的时候他们不太舒服。但是今年过完年这些做小包装的做的非常舒服,原材料价格一直在跌,但是成品的合同还没有生产完,一直是以比较高的价格去卖。
 
  总结一下,食用油压榨企业加工生产企业,现在都是老老实实的一比一按照套保的思路去做,挣取加工利润,理论上是正的,比如说像今年这种情况,他们也很难受,他们这样做也有赔钱的时候。那么贸易商呢,赚钱建立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行情的把握上。一个是基差的点价的效果,但是综合起来,还是说贸易商的利润都来自于敞口,如果严格套保只能锁定亏损,像紧箍咒一样越来越紧,所以说套保不适合贸易商。但是贸易商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期货账户,因为敞口随时遇到的风险是不可预测的,锁定亏损也能生存下去。
 
  现在豆油和棕榈油成本价多少?
 
  现在豆油的成本。现在没有直接从国外进豆油的了,那样的成本太高了,现在基本上就是说盘面压榨利润,加上基差这一块来测算,应该说现在工厂的压榨利润刚刚转负,因为基差也是刚刚转负。所以盘面的成本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价格。那么棕榈油的成本的,现在是港口的现货价格要比盘面价格高。但是进口成本从国外东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进口来棕榈油,按照今天港口现货价格要赔三百到三百五。
 
  油脂库存什么时候见高点回落?
 
  现在的豆油库存是一百二十多万吨。不包括五月份前期拍卖的菜油必须要强制送出库这部分。主旨是沿海的这部分的这种商业库存一百二十多万吨,现在个人感觉在顶部区域,但还没有到顶,因为这个月和下个月大豆到港量还是依然的庞大,终端需求还没有起来。那么棕榈油的库存,什么时候高点回落,这个也是有一定季节性规律的。基本上是在第三季度末,北方天气转冷,二十四度棕榈油没有勾兑的条件,那个时候进口会少一些,基本上就是见顶的时候。但是这几年也有种特殊情况就是融资商,开立信用证进行融资搞房地产的这些人以棕榈油为介质进口。银行都断供了,他们也都是生存不下去了,这部分量被强行砍掉,所以说库存这一块的很难去测算。但是从规律上讲,库存见顶的时候,就是往往价格见底的时候。库存见底的时候就是价格见顶的时候,当大部分人都很贪婪,非理性的去追逐市场最高点的时候,这个市场很有可能就要见顶。
 
  点价点的好,也是基于对行情的判断吗?
 
  这个是肯定的,我刚才说了就说包括榨油厂,大豆进口也都是通过CBOT加升贴水去点的,由于引入基差这种方式去订的货,国内的分销商也是这样。但是点高不一定赔。在大牛市当中,你点高了可能赚的就少了熊市当中你不管点的高与低,只要是先点后卖的肯定是赔。在震荡市里就不一定了,所以贸易商的这个每个人的游戏方式方法都不一样,各有各家的路各家算账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最好当然是点的价越低越好。点价之后的头寸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对这些敞口头寸,我们以后服务产业客户的话,要强植入给他一个概念就说敞口头寸很危险,点价之后有利润的话,尽量在期货上套保。这样才叫套期保值能套住利润,那么点价之后有亏损了呢,你应该说为了减少亏损也应该是要套的。豆粕这个品种的就说点价。少点的下游销售合同提前锁住利润。另外一个套保,因为弄到期权之后,模型上考虑期权的套保功能是比期货要强,而且期权资金投入也少。能够起到以小博大的作用。
 
  油厂一般是固定基差吗?
 
  不是各家有各家的套路,随时调整,并且公开报的基差,在进入到成交谈判的阶段都是可以议价的。看工厂想不想出货,想出多少货。去年下半年,尤其十一以后,菜籽油的拍卖,几乎都是100%成交。然后会带动整个油脂的行情趋好。但现在,短短几个月后,又出现胀库。是现货端判断失误,还是又大户刻意炒作?或是其它原因?去年中国和加拿大关系不好,进口菜籽一度中断了。国内的种植面积减产百分之四十。产量又遇到下半年中国南方持续大雨,产量很少。国储宣布抛菜油就意味着抛一点少一点,所以才有这些菜油出来之后三大油脂集体盘中出击涨停板。连续几个月国储抛菜油成交率都是百分之百并且溢价七八百块钱。国储一共抛出208万吨,这部分是强制性的在60天之内必须离库。已经进入到5月份,现在的也只有一多半的量从国储库里出库流入到这个贸易或者消费环节,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没出来,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确定的大豆产量这么庞大,五月份这部分强制离库的对市场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个不是大户恶意炒作炒作,这就是这几个节点都赶在一起。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