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海嘉里穆彦魁:中国农业最大机遇是品牌化

2012-09-17
摘要:

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范颖华 近日,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农产品价值的提升有很大空间,瞄准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多元化商品的需求,可以给农业带来很大的商机。 “中国的大米1吨卖... [详细]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范颖华


  近日,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农产品价值的提升有很大空间,瞄准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多元化商品的需求,可以给农业带来很大的商机。


  “中国的大米1吨卖多少钱?折合美金也就在平均二三百美金,同样的大米在日本可以卖到两三千美金。”穆彦魁说,必须承认,后者生产的过程中确实比我们付出的成本要高,他们的生产环节控制严格,大米口感好又安全,当然价格卖得就高。


  穆彦魁认为,中国农产品下一步重大的机遇就是要瞄准国内需求:现在中国的富裕阶层规模已经比较庞大,如果中国的企业能真正生产出营养高、口感好又安全的大米,富裕阶层是绝对消费得起的,只是这种市场需要靠大企业、大集团去创造和培育。


  “80%的产品可以是大众化的产品,但另外20%可以通过做品牌农产品,提升附加值,而这20%的提升对中国农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穆彦魁表示,针对中国20%的富裕阶层,把他们吃的东西打造成名牌产品,对其消费能力不会构成丝毫影响。


  因此,从农业发展的机遇来讲,瞄准国内市场需求可以给农业生产者带来很大的商机。企业应该去创造高品质、多元化、有卖点的商品。


  穆彦魁认为,这不仅能使农产品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些优质农产品通过品牌溢价又可以反馈给农民,还能满足城市的高档需求。


  当然,打造名牌产品这不是一句空话。不是单凭打广告就能打出来的,需要实现产业链的全控制。从品种选育到种植环节,再到加工运输,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大米送进超市,新鲜度大概只保持在十几天,因为这是最佳的口感状态。我们国内的要求是能储存半年乃至1年,坏是坏不了,但口感就差了。”穆彦魁说,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冷链配送等多个过程,整个环节的成本或许会翻番,但前者就是我们未来品牌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穆彦魁表示,打造现代化的农业,提升农业的产值,需要政府有政策的主导,企业有市场经济下运作的空间,而不能一刀切地限价。一般农产品的价格的确不能太高,因为要考虑到众多低收入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但政府也应该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农民有机会生产出满足高消费人群需求的产品。


  “如果做出一种产品,农民多付出一些成本,富裕消费群体付出相应的价格,这也是反哺农业,甚至是以几十倍的价值反哺农业。”穆彦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