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散装食用油市场暗访:从地上到地下

2012-05-13
摘要:

《中国质量报》 “地沟油”这个屡禁不止的难题,让有关部门在对待“油”的问题时格外谨慎。日前,针对监管困难又极易和地沟油搭上关系的“散装油”,北京、上海、成都、昆明等各大城市纷纷下达禁令:外包装上未标... [详细]

《中国质量报》


  “地沟油”这个屡禁不止的难题,让有关部门在对待“油”的问题时格外谨慎。日前,针对监管困难又极易和地沟油搭上关系的“散装油”,北京、上海、成都、昆明等各大城市纷纷下达禁令:外包装上未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散装食用油,全部退出市场,严禁销售。


  那么,在禁令之下,散装油是否真的已经退市?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虽然在正规渠道已经难觅踪影,但散装油却“别处逢生”,开始流向处于监管盲区的“小市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散装油的退市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散装食用油在市场中一直占有一定比重,是食品加工企业、饭馆、食堂、工地和小农贸市场最主要的食用油源。从去年11月起,北京市场上已全面禁止销售散装食用油,众多超市、食用油企业、大型批发市场也纷纷表示散装油将全部下架。但散装油真的就此绝迹了吗?记者近日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由于正规企业大多具有完备的质量监控环节,记者将目标瞄准了路边摊、大排档和小型农贸市场等监管真空区。


  北京邮电大学南门外,有一条著名的小吃街,每到傍晚时分,总会有众多小商贩聚集此地。铁板烧烤、酱香饼、油炸鸡块、麻辣烫等众多食品都颇受附近居民的喜爱。但由于多是流动摊位,卫生情况却很难保障,尤其是这些主要靠油脂烹制出来的食品,很容易让人与地沟油扯上关系。


  4月13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了这条小吃街,看到很多商贩正在搭建起临时摊位,准备晚上的生意。记者注意到,在该条街中段成都小吃店的对面,一个铁板烧烤摊位的老板正在从车上往下搬运做烧烤的工具,除去鱿鱼、肉串等食材,以及辣椒、孜然粉、豆瓣酱等各种辅料之外,摊位老板拎起一个白色的塑料桶开始往油壶中倒油。记者走近看到,这个白色的大桶上并没有任何关于油品的成分、标识和产地、品名等信息。


  记者随即与该老板攀谈起来,“您做铁板烧用的是什么油啊?”老板抬头看了一眼记者,说:“这是大豆色拉油,从正规渠道买的,你就放心吧。”当记者再次询问为什么用塑料桶装油时,老板表示,进货的时候就是这种散装的。“应该是油在榨出来之后,直接装进桶里卖的,这样可以节省包装成本。”


  那么这些散装油从何而来呢?该老板表示,这些油来自北京城南的新发地粮油批发市场,只要打电话便会有人送货上门,这条街上的油很多都是从那里买的。老板说:“他们是批发市场中的粮油企业,油肯定是好油。”


  4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铁板烧老板”口中的北京城南新发地批发市场。在粮油大厅内,很多摊位上都堆放着大米、白面、杂粮和一些包装好的色拉油。记者在市场中转了一圈,也没有看到散装油的踪影。


  记者随机找到了一位粮油店的老板,以给工地采购为名,询问是否有“便宜的”散装油卖。从递来的名片上了解到,该老板姓李。他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这种油从去年开始就不让卖了,但是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帮着联系,会有人专门送货。”


  李老板介绍,以前的散装油销售十分火爆,不过由于色泽较深,超市和高档酒店一般不用,主要批发给食品加工企业、饭馆、食堂、工地和小农贸市场。至于散装油的质量如何,李伟表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不如正规的油好吃。


  4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据了解,北京餐桌上的食用油有1/3都来自这里。记者在走访中并没有看到有散装油销售。据该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来食用油批发商户每家都有固定油罐,但是自去年9月份开始,各商户的储油罐已经全部拆除。目前市场里只能销售独立包装、有厂名厂址的食用油。


  毫无疑问,当市场中的散装油被具有独立包装的桶装油取代之后,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包装上的厂名厂址,依法查处违法、不合格的食用油企业,更容易从源头上保障食用油的安全,也避免了地沟油滥竽充数的可能。不过,记者的调查显示,市场中仍能找到散装油的蛛丝马迹,散装油的生存空间只是从“地上”转向“地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