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下档消费支撑犹存

2009-09-06
摘要:

一、行情回顾 从八月大豆行情的走势来看,大豆的走势呈现明显的先扬后抑态势。天气状况的不确定性时不时地对盘面价格产生作用,但纵观本月的行情走势不难发现,美国宏观经济、周边原油和美元指数等对大豆期价的影... [详细]

一、行情回顾


  从八月大豆行情的走势来看,大豆的走势呈现明显的先扬后抑态势。天气状况的不确定性时不时地对盘面价格产生作用,但纵观本月的行情走势不难发现,美国宏观经济、周边原油和美元指数等对大豆期价的影响相较前期有所加大。其实就大豆自身来看,在其基本面消息相对匮乏以及周边市场波动较大时,原油和美元走势对其价格的作用就会加大。在月初,美国由于受高温天气担忧,美豆期价走高,而国内连豆冲高回落,市场整体氛围偏空。随后受天气因素纠结以及周边市场走强提振,美豆创出2个月新高,国内连豆亦上摸今年新高,但利多出尽是利空,在天气渐趋理想和周边市场普跌的拖累下,大豆价格急转直下,跌至回撤点941美分附近,国内连豆也跌至前期跳空缺口3600一线。8月21日由于美国考察团的结果意外利多,使得大豆期价呈现出阶段性反弹的迹象。


  对照本月国内外大豆期价走势的情况不难发现,在上半月时,大豆呈现出外强内弱态势,而在下半月时,则转换为内强外弱格局。其实在近期国储持续拍卖大豆时,连豆的价格发现功能有所扭曲,使其和美豆的相关性大大减弱,另外,本月沪深股市暴跌对商品市场也有较大影响。


  二、美国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美豆8月供需轻微利多,预计9月报告产量数据会被进一步调整


  8月12日,USDA公布了最新的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09/10美豆的种植面积预计为7770万英亩,高于7月份的7750万英亩,但单产则由原来的42.6蒲/英亩下调至41.7蒲/英亩,由此导致新豆产量下调,09/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预计为2.1亿蒲,低于市场预测的2.21亿蒲均值(预测区间1.45亿-3.05亿蒲),比7月份的2.5亿蒲下调了4000万蒲。在此次报告中,新豆产量数据也进行了调整,由7月份的32.6亿蒲降至31.99亿蒲,也低于市场预测的32.13亿蒲式耳均值(预测区间为30亿-32.75亿蒲)。总体来看,虽然市场已经对此次报告有利多预期,但是实际公布的结果偏低于市场预期,报告结果轻微利多市场。


  USDA将于9月11日公布新的月度报告数据,结合Pro Farmer考察团的实地考察结果来看,或许USDA将会对新豆产量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另外,在以往这个时候,世界大豆采购商的目光移至南美地区,美豆出口需求基本处于季节性低谷时期,但最近这段时间,美豆出口需求量总是超出市场预期,虽然USDA已经在8月报告中对美豆结转库存下调了4000万蒲,但如果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美豆出口需求仍保持强劲,将还会给予大豆期末库存一定的下调空间。当然,我们在关注报告公布的数据时,更需关注市场对报告预估值的预期判断。


  2、天气题材的影响


  虽然今年美豆产区天气状况总体向好,对大豆期价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大豆正处于关键的灌浆期,对降水量和温度的要求较高,而且近期美豆生长状况慢于正常水平,因此,后期天气因素仍需要关注。


  从今年美国大豆产区的天气状况来看,没有出现较大的反常现象,但是由于在今年播种期时大豆潮湿天气影响导致播种期延后,进而致使生长期落后于正常水平。从USDA每周公布的作物生长周报相关数据来看,截至8月23日当周,美豆的优良率为69%,高出去年同期8个百分点,同时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而开花率与去年同期持平,结荚率为85%,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而与五年平均水平比较来看,当前美豆的开花率和结荚率分别低了2个和7个百分点。另外,从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5天和5-10天美国大豆产区均受到温度偏低的影响,对此市场产生早霜担忧。据USDA公布的信息来看,美豆各产区经历早霜担忧的时间基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因此,按正常情况来看,当前进行早霜炒作似乎还为时过早了点,但期货炒的是预期,市场永远是对的,只要市场对其进行了炒作,我们就不能死守原则,认为现在还未到时间而不对其进行理会。


  相较今年美国产区天气状况总体较好的情况来看,我国产区可谓是多灾多难,历经风雨和烈日。在5-6月份,黑龙江偏旱,7月份阴雨连绵,8月初至中旬内蒙古、辽宁、吉林遭遇旱灾。虽然近期出现大范围降雨令旱情有所缓解,但是低温天气的到来增加了早霜的担忧。一旦后期降雨持续,气温难免会出现持续较低的情况,这对大豆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进而将导致大豆单产水平的下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预测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920万公顷,较上年的955万公顷减少35万公顷,减幅3.7%,大豆产量预计为1500万吨,较上年1550万吨减少50万吨,减幅3.2%。对照7月份的预估数值可以看出,粮油信息中心尚未就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调整,考虑到当前产区的天气状况和未来可能会出现不良情况,预计今年中国大豆产量或将会有所下降。


  3、Pro Farmer作物考察团报告数据意外利多


  近期,美国Pro Farmer公司对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作物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考察人员从八条路线取回了92份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由于这次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并及时公布主要种植产区作物的生长状况,所以市场对该考察团每天公布的报告比较重视。在报告公布过程中,因为各个产区作物生长状况不一,报告结果也时好时坏,例如,该考察团第一天的报告公布时称,俄亥俄州境内作物未完全成熟,根系较浅且土壤湿度较低,初期结荚量低于去年同期和三年平均水平,同时南达科塔州的考察结果也不太乐观,大豆成熟晚,结荚数同样不如去年同期和三年平均水平,而西部考察团经过田间走访后得出的结论同样显示,大豆结荚率偏低,根系较浅。因此,该消息给与市场一定提振,但是第二天,考察团所调查的地区大豆生长状况却相对理想,该报告又给予市场一定打压,对美豆期价的影响可谓是起伏不定。而从8月21日公布的最终结果来看,考察团认为,预计2009年美国大豆单产为41蒲/英亩,比USDA预测为41.7蒲/英亩低了0.7,同时也低于其它私人公司预测的42-43.5蒲/英亩。另外,该考察团还预估美国新豆的产量在31.5亿蒲式耳,低于8月12日USDA公布的产量预估数据31.99亿蒲。显然,该消息对市场而言比较意外,给予市场较大提振。由于该报告时考察团经过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最后产量结果如何目前还不能妄下断言,毕竟之后的天气仍存变数,但从这个报告数据来看,我们对美国新豆产量不可过于乐观。


  4、美豆出口状况


  从图5和图6可知,进入5月份后,美豆的出口量就进入季节性低谷,所以在5-9月这个时期,美豆出口题材一般不为市场所重视。虽然从图上来看,今年美豆的周度出口数量相较去年同期和5年平均水平来看,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如果与市场预期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截至8月20日公布的数据来看,美豆出口已经连续5周超出市场预期,而中国强劲的进口需求仍然是美豆出口超出预期的主要原因。


  中国进口需求之所以旺盛,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国家收储导致国内产区大豆余粮不足,在当前双节临近和养殖业处于季节性恢复之际,油厂备货意愿较强,因此只能通过大量采购进口大豆;二是临储大豆的拍卖价格居高不下,起拍价3750元/吨与进口大豆成本价相差较大,本来国产豆的出油率就比进口大豆低1-2个百分点,因此,二者在价差上原本就存在100-200元/吨的正常区间,而现在临储豆不降价拍卖,那么油厂的生产需求只能通过进口豆来弥补;三是今年我国东北产区遭受较为严重的干旱,预期会出现减产,这也导致了美国新豆出口旺盛。


  9月份后,美国新豆将集中上市,美豆的出口量将步入季节性出口高峰时期。如果我国大豆产区的天气状况不能得以较好改善,那将意味着减产的部分还需要进口美豆来弥补,这样美豆的出口需求或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临储大豆究竟何时才能大量回流市场,当前市场纷纷传言国储可能会以每吨200元的补贴方式来释放临储大豆,随着新豆收割期的临近,国储处理临储豆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如果美豆价格不能快速回升,那么通过对油厂进行补贴生产或许是处理国储大豆的最佳选择。而一旦进行补贴释放,那么油厂将会减少对进口豆的需求。因此,美豆出口需求旺盛的题材能否持续还需要看我国临储大豆将以何种方式何时回归市场。


  5、CFTC持仓


  基金持仓往往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基金大幅减仓和频繁加仓时,往往预示着大行情的来临。因为基金比普通投资者具有更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致使其仓位变化有着良好的预警作用。


  考虑到农产品(000061,股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本文在此先就CFTC基金净多持仓仓位变化是否具有季节性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因为某年的持仓变化容易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所以本文通过对历年持仓进行平均来进行观察。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基金净多持仓的增减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底,基金净多头持仓是增加的,而在此之后则出现明显的减仓现象,这个规律在近年变得更加明显。在其他的时间段里,基金净多头持仓的变化不是非常大。


  对照CFTC基金净持仓和美豆价格的季节性高低点情况图则可以发现,二者的走势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从时间上看,基金净持仓高低点稍稍领先于价格的高低点。


  通过观察基金净持仓的季节性变化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处于不同时间段时基金净持仓变化做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如果在时间接近基金净持仓低点时,恰逢基金净持仓减少,这并不是一定意味着基金对后市持偏空态度,但如果此时基金净多头寸发生明显的增仓现象,那将表明基金对后市看多意愿很强。同样,如果在时间接近基金净持仓高点时发现净多头逆季节性大幅减少的情况,则反映出基金对后市持偏空态度。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现在适逢基金净多持仓年度低点时期,就CFTC公布的最新头寸来看,截至8月18日,基金净多单相较上周有所减少,就历史情况来看,这属于正常现象,因此,不能由此就判断基金对美豆后市持偏空态度。


  三、中国国内市场


  1、临储大豆抛售及后续政策变化影响


  首先回顾下临储大豆抛售历程,截至8月末,中储粮共进行了6次临储大豆拍卖,每次拍卖价格与拍卖数量基本保持一致,但成交情况较同时进行的玉米、水稻等农产品拍卖相差十分巨大。具体的拍卖数量及成交情况见下表所示。


  (1)临储6次拍卖情况对连豆期价影响的分析


  市场开始较为广泛地得到中储粮将拍卖临储大豆的时间是在7月16日,当日在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发布的一则公告中称,将于7月23日在合肥粮食批发市场竞价销售50万吨临储大豆,具体数量分别为内蒙古、吉林各10万吨,黑龙江30万吨。虽然市场对临时储备大豆可能的处理方案设想过无数次,但当拍卖真的来临时,期货市场依然难以摆脱恐慌心理的影响,当日期价小幅下挫,第二日期价继续探底,但伴随利空消息的出尽,期价开始逐渐从恐慌心理中解脱出来,同时暂定的3750元/吨的拍卖价格亦给市场提供了较强的心理支撑。因为当时美豆期价处于900美分一线,而产区大豆价格仅达到3600元/吨左右,即使不考虑到出库及旅途运输等费用,3750元/吨的拍卖价格依然远高于油厂可接受水平,市场普遍预期第一次拍卖将无果而终。同时市场在充分消化利空消息之后,市场开始炒作产区天气,而美豆亦借中国需求题材逐渐展开反弹,在拍卖进行前一天,期价出现大幅上扬。


  最终第一次临储大豆拍卖情况完全在市场预料之中,50万吨大豆全部流拍,但全部流拍却招致市场对国储可能补贴拍卖的担忧,随后两日期价在传言打压下大幅下挫,而之后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发布的公告打消了市场的忧虑,中储粮再次以相同的价格抛售相同数量的大豆,虽然第二次依然没有成交,但是内外市场共同发力推动期价大幅反弹之后,随着大豆进口成本的上升,现货市场大豆价格尤其是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已经开始逼近国储拍卖价。


  在8月5日进行的第三次拍卖中出现了首次成交,随后的第四次拍卖中随着国内外大豆期价的进一步反弹成交量进一步放大至1万吨以上。但随着大豆期价的快速上升,期现套利空间亦逐步显现,这主要是由于以3750元/吨的价格计算,运至大连注册成仓单的成本也就在3900-3950元一线。而考虑到前期产区以3400元-3500元/吨价格收购的大豆,则套利、套保空间更为明显,所以在连豆主力合约期价逼近3900元/吨一线时,大量套保及套利资金的介入对期价造成了明显的压制,而外盘亦在天气、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及外部市场原油等品种暴跌带动下大幅回撤。随后伴随期价的逐步回落,拍卖成交量再度萎缩,但此时随着市场对拍卖题材的充分消化,持续的拍卖对市场的影响力度亦大幅削弱,反而期价成为影响拍卖成交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展望后市临储大豆拍卖政策变化情况


  从已经进行的6次临储拍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拍卖的成交量更多取决于现货与期货价格水平及市场对后市价格预期情况,在大豆期价处于3700元以上时,现货企业对临储大豆认同度逐渐升高,拍卖成交量亦呈放大趋势,反之则拍卖成交情况明显萎缩。考虑到拍卖的大豆多分布在东北地区,而本市场年度由于收储影响,东北地区油厂开工明显不足,现在更是多处于观望状态,可以预见,只要大豆期价出现快速上涨,东北地区油厂接受临储大豆意愿将出现明显的增强。


  在期价影响拍卖量的同时,拍卖亦对大豆期价有着重要的影响,3750元/吨的拍卖价格为中期期价设定了十分稳固的价格上限——3900-4000一线。这主要是由于潜在的期现套利空间使得期价在涨至3900-4000一线时,将会面临大量的套利及套保头寸的打压,所以只要大豆基本面不发生剧烈变化,在缺乏有效消息刺激之下,连豆将很难突破该阻力的压力。


  展望后市的大豆临储拍卖政策变化,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两种变化可能:一种是前期的定期定量定价拍卖方式延续到新豆上市,在大豆季节性上行的时段内,在新豆上市前再处理掉一批库存可能较大,但考虑到新豆上市迫在眉睫,留给中储粮继续处理库存大豆的时间已经十分有限,如果新季度继续进行保护价收购,库存或将成为严重的制约因素。如后期继续保持这种策略,则期价将在限定价格上沿的情况下保持震荡走势。


  另一种是采取与24日出台的玉米定向销售方案相似,通过将大豆定向提供给企业,将储备大豆转为储备豆油,给企业提供加工利润。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对豆粕的需求,同时又不会打压疲软的豆油价格,而储备的豆油又为以后调控豆油价格提供了方便。可以说这种方式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弱了政策对市场的扰乱程度。之所以不讨论近期市场传言的给予大豆补贴拍卖这种方式,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如对大豆销售补贴,则将严重打压大豆价格,在新豆上市前大举压低大豆价格并不符合国家尤其是中储粮宏观调控的目的,而且在对一次拍卖补贴后,大豆价格容易陷入补贴—下跌—再补贴—再下跌的恶性循环,容易加重政财政负担,得不偿失。


  考虑到时间限制,中储粮在新豆上市前完全处理掉目前库存大豆困难较大,如拍卖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动,短期内持续进行的拍卖对期价的影响将逐步削弱至忽略不计。


  2、大豆、豆油进口量相较历史同期明显增加


  8月24日中国海关公布了7月份中国大豆及豆油情况,7月国内共进口大豆439万吨,进口豆油27万吨,均远超去年同期水准。同时无论年度累计还是市场年度累计进口量大豆均超出去年同期水准。以市场年度计算,08/09年度累计进口大豆较07/08年度同期超出760万吨,基本弥补国储收购的725万吨大豆导致的供给缺口,但豆油由于消费增长缓慢,年度累计进口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从进口的国别分布来看,中国采购大豆的主要地区逐渐移至巴西,6、7两个月从巴西进口大豆量均超出300万吨水平,而同期从美国的大豆采购量逐步下滑,7月从美国进口大豆仅为53万吨。不过有消息显示南美尤其是巴西大豆销售进度过快,库存下降迅速,后期随着美豆的大量上市,中国进口大豆将会重新转向美国,进而对美豆产生较强支撑。


  短期来看大量进口带来的港口高库存、后期持续的到港及产区持续的拍卖依然会对期价构成一定压力。目前港口大豆库存接近385万吨,接近历史高点水平,而8月预计到港量同样超过300万吨。


  3、豆类现货价格小幅回升,油厂压榨利润有所好转


  本月现货方面大豆小幅走强,涨幅每吨达到30-50元,豆粕则涨跌不一,整体与上月基本持平,但豆油涨幅较为明显,多在400-700元/吨左右,这也导致天津、山东及广东等地区油厂压榨利润大幅走强,从上月的略微亏损转为明显盈利,压榨利润的上升也将导致油厂开工意愿的提高进而提升对大豆需求。同时豆油价格的持续上升也表明短期对豆油需求有所改观,现货方面短期需予以豆油更多关注。


  4、猪肉价格上涨,养殖业复苏,饲料需求回暖


  统计局发布的8月中旬(8月11-20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猪肉成为价格变动最大的食品品种。其中,猪后腿肉和五花肉,价格都比上旬上涨了2.8%,涨幅较上旬的5%放缓。


  从统计局的监测来看,从6月中旬开始,猪肉价格已经上涨了70日,涨幅超过10%。而生猪价格开始上涨的时间则更为长久,考虑到同期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则生猪养殖利润出现明显的恢复,养殖利润的提高导致前期大量个体散养户重回养殖市场,生猪存栏量的增加对提高豆粕需求产生较强提振,但进入7月之后,我国局部分地区有散发猪高热病出现,其中以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云南六地为主,作为主要养殖地区,猪高热病的出现加剧了短期猪肉价格上升态势,但同时也抑制了养殖户增加存栏意愿。总体来看,生猪价格上扬带来的需求回暖给中短期豆粕提供了较强的下档支撑。


  四、后市展望


  结合当前大豆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分析来看,近期需要关注美豆产区的天气因素,而国内临储大豆将以何种方式回流市场也将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国储豆的释放不仅改变国内市场的供应情况,并将直接左右美豆的出口状况,从而影响美豆结转库存。考虑到美豆产区天气还存在变数以及临储大豆处理的相关政策还具有不确定性等因素,以及宏观政策和周边金融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本文认为,当前还不宜对后市方向进行大胆判断,但总体来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及产区持续有利的天气将对短期大豆期价造成较为明显的打压,但需求的改善将为期价提供一定下档支撑,短期不宜过分追涨杀跌,更多应为持宽幅震荡操作思路。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