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煮成“夹生饭”

2008-12-14
摘要:

“再这么调控下去,我们也要关门了。”12月10日,东北一家大豆压榨企业的负责人说。这家企业是目前东北市场仍在维持运转的少数粮油企业之一。 眼下,黑龙江省95%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已经停止了生产。这些停产的企... [详细]

“再这么调控下去,我们也要关门了。”12月10日,东北一家大豆压榨企业的负责人说。这家企业是目前东北市场仍在维持运转的少数粮油企业之一。


  眼下,黑龙江省95%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已经停止了生产。这些停产的企业指责,官方的大豆收储计划搅乱了市场,使他们无法维持生产。


  在国际大豆吨价持续低于3000元的情况下,官方按照吨价3700元收购200多万吨大豆所造成的结果是,其余数百万吨的大豆砸在豆农手里,销售无门。


  由于种种限制企业不能使用进口大豆生产,同时也不敢高价购进国内大豆,停产成为最安全的策略。


  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再次遭到批评。专家指出,在没有切断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同时国内需求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必然遭遇失败。


  “搅局者”


  “我们在黑龙江的5家榨厂已经停产了。”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总经理田仁礼告诉记者。


  九三油脂集团人士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大豆差价过高,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


  自从7月份以来,国际粮油价格高台跳水,大幅滑落。国际大豆吨价从高点时的近万元跌到目前的3000元左右。作为国内最主要的大豆产地,黑龙江地区国内豆价也一度跌至3200元左右,逼近豆农的成本价。


  为了保护豆农利益,情况在10月底开始发生变化。10月20日,官方宣布在东北地区按照吨价3700元的保护价收储150万吨大豆。此后的12月3日,官方公布第二轮收储计划,仅仅在黑龙江一省便再次收储103万吨大豆。


  这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将东北地区豆价稳定在了吨价3500元以上,而此时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仍徘徊在3000元左右,与国内形成500元—700元的价差。


  这个差价给当地的压榨企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像九三油脂一样,东北地区100多家榨油企业大都以当地产大豆为原料加工生产。而在高差价之下如果继续使用当地大豆,便意味着它们在市场上将毫无竞争力。


  “我们算了一笔账,以目前的市场价儿,要像往年一样正常开工收购生产,企业一天得赔三四百万元。”黑龙江省最大的民营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阳霖油脂集团营销总经理陈维庆说。


  “我们也不可能选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从技术到市场再到成本我们都没有竞争力。”陈维庆说。他宁可选择停产。“现在不加工,一天亏100万左右。”


  油脂压榨企业停产最直接的受害者则是豆农。除了顺利卖给国有粮库的豆农,更多的豆农面临销售无门的困境。多位黑龙江豆农向记者反映,除了执行国家收储任务的库点,已经越来越难寻找大豆买家。


  “很多油厂都关门了。我现在要卖豆子只能跑到100多里外的国有粮库。”


  黑龙江海伦市豆农路春江说。“现在我卖3100一吨企业都不要,更别说政府3700的保护价了。”


  尽管国家一再追加大豆收储计划,但显然无法调动起国内企业高价收购大豆的热情。而单纯依靠国有粮库收购,财政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预测今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超过900万吨,而截至目前政府收储计划不过200万吨。


  在陈维庆和田仁礼看来,大豆收储计划无疑是市场的搅局者。“与进口大豆相比每吨有高达600元的差价,注定加工就是个‘死’,生产越多亏得越大。”


  再辨托市


  虽然没有国际市场进口的冲击,但与大豆收储类似的问题也在玉米经销和加工商身上出现。吉林省某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认为,政府仅仅是调控粮食收购价,而没有考虑下游产品价格,需求持续放缓,企业根本无法消化高价收购玉米所形成的成本。“现在按照国家的最低保护价,每加工一吨要亏损上百元。”


  这是中国的托市收购政策第二次遭受系统的质疑。只不过质疑的理由发生了些许变化。


  2004年,作为新一轮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措施,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完善了此前的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在某一品种的粮食收购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将委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单位商定相应品种的最低保护价,并委托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按照这一个价格敞开收购,直到该品种的价格达到最低保护价之上。


  2004年以前的保护价收购政策让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形成了大量的亏损挂账。此后,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开始努力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托市收购的粮食坚持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进行销售,以便保证盈利和粮价不低于最低保护价水平。


  由于此前收购的品种以小麦和大米为主,这些产品不存在国际市场的进口竞争,此外,按照敞开收购,国家储备基本能够控制粮食销售价格,这保证了粮价的提高,保护了农民的种粮利益。但这一政策遭遇了市场的猛烈批评,即顺价销售导致粮价出现大幅上涨。2006年底,国内各主要粮食品种均出现大幅上涨,中储粮则被认为是推动粮价上涨的幕后黑手。


  批评者称,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利用其垄断地位,以国家财政和金融为支撑,掌握了市场上大部分的粮源,却为了自己的盈利未能及时放粮,导致了市场粮源紧张、粮价大涨。


  此次,中央临时收储大豆则面临着更为广泛的质疑。批评者们认为,这项政策既没有很好地保护豆农的利益,也没能把粮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与此同时还搅乱了市场自身的秩序。


  但国家粮食局一位官员对此表示不能认同,“粮价下跌过猛严重伤害农民的利益,我们当然要入市干预。”


  这位官员也反对所谓的以粮农直补取代粮价调控的意见,“补贴总是低效率的,而且对于保护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意义不大。”


  国家粮食局的一位专家也认为,至少在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调控措施可以取代托市收购政策。“当然,这个政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上述专家认为,这次临时收储大豆之所以出现调控“夹生饭”,主要是因为大豆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在没有切断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的情况下,仅仅在国内收储必然会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


  本报获悉,针对豆农大量产品销售无门的局面,吉林等地方政府已经向中央提出了进一步的收储计划,但相关部门官员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