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会出局吗

2009-06-17
摘要:

如果有一天你炒菜的豆油全部都是用转基因大豆制作的,如果有一天你再也吃不到用中国天然大豆做成的豆腐,你会做何感想?最近一段时间,国产大豆总是跟“沦陷”、“失守”这些字眼紧紧相连,国内大豆市场危机四伏... [详细]

  如果有一天你炒菜的豆油全部都是用转基因大豆制作的,如果有一天你再也吃不到用中国天然大豆做成的豆腐,你会做何感想?最近一段时间,国产大豆总是跟“沦陷”、“失守”这些字眼紧紧相连,国内大豆市场危机四伏的消息频繁在媒体上亮相。中国大豆真的病入膏肓了?我们的记者赶往大豆主产区黑龙江,进行了调查。


  一、“收储”的烦恼


  “你们都是豆农吗?”“都是老百姓,谁也没有卖国储。”“谁也没有一个卖国储。”“没有一个卖国储的?”“没有。”“你是什么原因没卖出?”“卖不进去。”


  这是我们在黑龙江克东县一个私人经营的大豆收购点拍摄到的画面,一些豆农向记者反映,虽然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国家就以一块八毛五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大豆,但能把豆子卖进国家指定收购点的人很少。无奈之下,一些人把大豆卖给了这些路边的经销商。记者看到,这里今天的收购价是1块7毛5,比国家低了1毛钱。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农民放弃了价高的国储收购呢?


  “反正我车站到这了,就等着排号吧,国家政策排号嘛,但是我一天一宿脚都冻了,一步没往前走,不知道里面卸没卸粮。”“后来你那车卖了吗?”“卖了。”“等了几天卖了?”“等了好几天。”


  这是黑龙江电视台在今年年初国家启动大豆第2批临时收购计划时拍摄的镜头,送豆子的车在收购点前排起了长龙,由于当时正是冬天,室外只有零下20-30度,一些排队等候的农民为了能让豆子卖个好价钱,吃了不少苦头。


  采访中,一些农民告诉记者,以前都是一些商贩上门收豆子,这回要把豆子卖到国家指定的收购点,就要租辆车,如果还要排上几天队,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对,时间太长排不起。”


  既然豆农排不起队,那排队卖豆的又是些什么人?豆农告诉记者,凡是开着大车来卖豆的,十有八九都是倒豆的,也就是俗称的粮贩子。他们都是以低于1.85的国储收购价格,到下面去收,从中赚取差价。“我家,我今年打了三万多斤。”“三万多斤,你都多少钱卖的?”“我卖1块7,1块7,1块6毛5。”


  豆农说,国家出钱收购大豆原本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结果受益的都是倒豆子的中间商。“每年都有收的,今年这个收国储完了,还倒费劲了,都让人家粮贩子全都垄断了就是。”


  这段时间,一直在大豆主产区做调研的黑龙江粮食局农村处处长吕朝文告诉记者,去年10月20号,国家启动了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大豆与玉米、稻谷一同被列入了收购的范围,虽然国家收储不是一个新事物,但对于国储大豆来说,却是头一遭。“从大豆来讲,应该说是最早进入市场的一个品种,国家从取消订购收购以后呢,再没有开展政策性的收购,它完全是靠市场来调节的。”


  1996年,我国放开了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作为最早放开的农产品,从此便开始了与国外洋大豆的同台竞技。2008年,国家为什么对大豆要进行政策性的收购呢?吕朝文说:“(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发生经济危机,国家市场的大豆出现了大幅度下滑,我们可以说就是从美盘芝加哥市场的大豆那么高点是达到了每蒲式耳1600多美分,那么到去年年末,低点是我们新豆上市的时候,低点是800多美分,跌了将近50%。”


  金融危机引发的恐慌在国际大豆市场不断蔓延,大豆的行情也像坐上了滑梯,一路下探。而此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辛苦耕耘了一年的东北豆农也迎来了难得的丰收年。安成富是黑龙江黑河市瑷珲镇城关村的豆农,2008年,家里5公顷的地一共打了2万6千斤豆子,他本以为今年大豆还能卖个好价钱,因为就在12个月前,他家里存的大豆还曾经卖过每斤2块3毛6的高价。“那个时候卖那么高的价格是你一点都没有想到的?”“没有想到。我自己卖到2.36元。”“那随后又下降到多少?”“随后就在1.5元多钱,1.6元多钱,又掉下来。”“那那个时候心里是不是特紧张,怕卖不上价?”“对。”


  安成富所在的黑河地处东北边陲,是东北大豆的一个主产区,因为这里属于高寒地带,种植其他作物很难存活,所以这片黑土地的农民祖祖辈辈都以种大豆为生。每年黑河大豆的播种面积高达1000万亩,占黑龙江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5。眼瞅着好好的大豆价格一落千丈,种了十几年大豆的安成富怎么也没想到,要把大豆的价格和千里之外的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


  面对跌势不止的大豆行情, 2008年10月20日,国家及时出手,在黑龙江、辽宁、吉林这些大豆主产区以每斤1块。8毛5的最低保护价展开了大规模的政策性收购。吕朝文告诉记者:“那么如果农民按照随行就市就是和国际市场接轨的话,那么农民就会出现种豆亏损,严重的亏损,不是增收而是亏损。”


  按照每斤1块8毛5的收购价格计算,一吨大豆的价格就要3700块钱,而此时进口大豆的到岸价已经跌到每吨3000元左右,也就是说,大豆的价格已经跌到了每斤1块5。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任振民说:“由于当时我们的价格比较高,市场价格低,那么涌向临时收储的量就显得大了,所以也出现了近些年来排队的问题,等候的问题。”


  采访中,一些豆农告诉记者,国家出面收购大豆本是想保护豆农的利益,但由于收储计划都是分批下达,摊到每户就很少,并且一连要排几天的队才能把豆卖进国家指定的收购点,再算一算雇车的费用,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而且就算排到了,豆子符不符合收购的标准,也是个未知数。按照国库收购的标准,大豆的含水量不能超过13%,很多豆农说,自己也没有仪器,根本就不知道种的豆子到底含多少水份,无奈之下,很多豆农都把手里的大豆以低于1块8毛5的价格卖给了倒粮的商贩。“这中央政策是不错的,我给你提意见,就是没落实到好,政策不错,中央国家拿了多少钱,政策是好,没落实到老百姓的手。哪里老百姓卖?谁也没卖进去。”


  尽管豆农有些抱怨声,但不能否认,正是由于国家及时出台大豆临时收储计划,才止住了中国大豆市场行情的继续下探,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托市的作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兆斌表示:“如果国家不起动这个保护价,我们农民的大豆会大量地积压在手里,即使在市场上销售,也销售不出去多少。原因何在?就是去年年底大豆收割以后,销售时期交头清淡。南方的客商基本没有,很少有在黑龙江收购大豆,因为国外大豆进口多它便宜,它南方加工它是用它大豆。而我省内大豆的厂家它收黑龙江大豆,和国外的大豆有一个价差,比那个大豆价格高,它赔钱。”


  在黑河,我们先后走访了几户人家,这些豆农告诉记者,2008年,种大豆多少还是能挣到些钱的。“去年我算算我五晌地卖了4万多块钱,成本在两万块钱,这样的纯效益在25000块钱左右。”“除了成本费用,净赚能挣接近6万多块钱,7万块钱吧。”


  从2008年10月到今年6月,我国先后五次在东北主产区进行大豆国家收储,总量达到725万吨。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字,2008年全国大豆的产量为1650万吨,收储大豆量占到全部产量的44%,这意味着全国有几乎一半的大豆进入国家粮库。很快问题就来了。


  二、不堪重负的粮库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任振民说:“现在由于2008年黑龙江粮食大丰收,国家又启动了临时收购政策,一个方面呢确实支援了农业,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我们作为收储单位,也感到一个工作量很大,现在集中反映到就是库容、仓容现在应该是爆满了。”


  任振民告诉记者,由于这次收购大豆的量很大,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管辖的10个直属库早已经满了,于是,他们不得不向地方粮库进行求助,没想到,这些地方粮库很快也纷纷告急。“我们现在开了600个库点,而且每个库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装满了,露天储存的量也比较大。”


  这里是黑河瑷珲区的一个地方粮库——西岗子粮库,当记者赶到这里时,这个粮库最新一批的大豆收购任务已经结束,这个粮库的主任陶杰向我们描述了当时收大豆的情景。“就像这边道,还有这边的空场地全是车,包括我们那个办公室门前的空场地全是车。我们最多的时候,收小手扶,发号,发出去700多个号,排出去队伍得将近10里地长。”“那也得好几天吧?”“对,一般都三四天能卖上一车粮,农民也非常不容易,非常辛苦。”


  在这个粮库干了近30年的陶杰,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以前一直在存储粮食吗?”“对。没有,这没有。”“以前都是空着的?”“原来是空着的,我们近十年没有收粮了。”“有多少年?”“近十年没有收粮。”


  闲置了十年的粮库,突然接下这么重的收购任务,这位粮库的负责人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状况,那就是措手不及。“(人)不够,都是现雇的。原来我们就是有十多个看库的,现在就是收粮期间我们又雇了很多人。”“雇了多少人?”“大约30到50人,这是临时人员。”


  按照设计,这个粮库额定的仓容是4万吨,但现在这里已经装进了5万吨大豆。这个库房本来是装农机具的,现在也腾出来放大豆了。“对,现在这种条件根本不适合装粮。”“我看好像里面都全是这个?”“你可以看到这都漏雨。”“那这样漏雨能保证粮的质量吗?”“对粮食安全肯定有影响。”“那怎么办?”“也没有办法,现在我们就抓紧时间往外调,调完之后将来这种情况下还得装粮,没办法。”


  这位粮库负责人说,虽然这个粮库能装下4万吨粮,但其实符合仓储标准的只有28000吨,眼看着雨季就要到了,如果这批豆子不能及时运走,就要烂在仓库了。“我们现在只能采取临时措施,盖上苫布,盖上塑料布。但是这样长远也不行。”


  黑龙江省黑河市粮食局局长高景春说:“超了,就是粮仓实在放不下了,所以我们现在也大声呼吁,对粮食产区应给予尽快,给予建仓的计划。发改委这次提出10万亿,有个建仓计划,我们积极争取汇报。因为我们现在黑河这个季节一年之际在于春,在于夏,这个夏季就是5个月时间,到10月末就不能再开工了。所以建仓计划迟迟下不来,我们这次就我市这块,我们自筹资金准备建两万吨,已经开工一万吨了。”


  在黑龙江的采访这几天中,我们走过了几个大豆的主产县。那么一路上走下来,我们发现这里大豆的豆农呢,基本上多多少少还是赚钱的。那么这里的豆脂生产企业,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三、吃不饱的油脂企业


  在黑龙江克东县,我们发现这家油脂企业至今都没有开工。“我看你这机器都停了是什么原因?”“我们今年以来一直在停着。”“为什么?”“因为这个……”“是豆子收不上来吗?”“不是,老百姓手里面的豆子量还很大,现在主要是这个原料采购成本加上加工成本之后产出的这个产品没有效用。”


  国家的大豆收储计划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却给黑龙江的油脂企业带来了冲击。由于国产大豆市场价格在国储大豆的带动下,价格一直维持在3700元/吨,而此时进口大豆到岸价格不过2900元/吨,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之间每吨差价达到了800元,这意味着大豆加工企业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就要亏损近800元。


  九三油脂集团总经理田仁礼说:“当时这个政策一出来我们全傻了,停吧,政策一出来我们就停了。”“五家加工厂全部都停?”“全停。”


  2008年10月20日,是国家启动临时大豆收储计划的第一天,也是在这一天,作为黑龙江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九三油脂集团叫停了他下面的5家大豆加工厂,对外停止收购大豆,而这一停就是整整5个月。田仁礼说:“一吨多差五百到一千,你产品挣2%,才挣5、60块钱,哪能弥补得上嘛,弥补不上的,所以说企业就不用算帐,一看就明白,根本不可能收购。”


  九三油脂宣布停产后的不久,黑龙江省一些大豆加工企业的生产也相继进入了停止状态。黑龙江大豆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黑龙江共有100多家大豆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的有68家。从去年年末开始,这些企业几乎全部停产了。“就是豆子你收走了我就多进口吧,反正你这豆子存在库里没人买,我买我就亏损,我也不买,国储的豆子和进口的豆子差价那么大,我作为个企业来讲,当然选择进口的。”


  田仁礼认为,国产大豆入库不入市,恰恰给进口大豆提供了一次绝好的市场机会。“沿海的企业都开得很足,不管是外资也好,包括是内资也好,大家都在满负荷生产,所以国储的政策把市场的空间,全部让给了进口大豆,所以进口大豆就如鱼得水,大家都非常兴奋。”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大豆累计进口量为1015万吨,同比增长30.4%,其中,黑龙江进口大豆44.1万吨,同比增幅达到了84.5倍。而九三油脂集团成了这个增幅的主要推手,一季度,它进口的大豆达到了42.3万吨,用于它在沿海三个厂的加工,但并没有真正地进入黑龙江的市场。田仁礼说:“就是1到5月份这几个月,就进口总量相当于去年一年总量的两倍。”“为什么进口这么多呢?”“价格引导,进口便宜,国产的贵,我企业为了生产不得已而为之。”


  九三油脂一共有8家油脂加工厂,其中5家厂建在黑龙江,加工国产大豆,另外三家建在了大连、天津、广西,加工进口大豆。按照田仁礼的说法,九三油脂之所以现在还活着,就是在用沿海这3家厂的利润贴补另外5个厂的亏空。“您加工一吨进口大豆的利润在多少?”“两百多块钱,最高的时候在两百多,两百多。你加工国产大豆是巨额亏损的,我加工进口大豆是赚钱的,这个差距就很大了。你别看二百块钱,一百块钱,因为我们的流量很大,一天加工就是一万,如果全部加起来,一天加工两千多吨,你想一想一吨一百块钱,这就很大数字了。”


  如果说,九三油脂还能靠沿海加工厂维持生存,那只能加工国产大豆的油脂企业又该怎么办呢?龙江福——哈尔滨地区最大的一家民营油脂加工企业,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刚从沿海考察回来的宋胜斌。“我们也要在沿海建厂,包括我现在有这样的想法,我马上要在沿海建厂,你黑龙江不让我生存,我只能去到沿海去生存去。”


  宋胜斌告诉记者,国家收购大豆的一个半月后,为了让企业能生存下去,他曾经试图进口了一船大豆,打算把它拉回龙江福加工。“我们在12月8号到的大连北良港,到了65000吨大豆,到港成本在3100元左右吧,这样比国内收购大豆一吨能低600块钱。如果我们发回来六万多吨,你算算,六六三千多万,就是说如果发回来加工,按国储那个价,当然也到不了国储那个价,我们也会挣两三千万。”


  就在黑龙江大部分油脂企业都停工的时候,龙江福的这个举动,惊动了很多人。“如果我们这时候把这个粮发到黑龙江来,势必会造成油脂企业,其他的油脂企业,包括我们自己肯定不会再收农民的粮了。进口成本这么低,国家相关部门,做我们的工作,能不能不发回去了,企业做出点牺牲,做出点贡献。成本进口也不高,在港口卖了吧,我们也考虑到今后企业的发展需要各地的政府的支持,我们企业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也有这样的觉悟,也不想对我们这个行业造成很大的冲突。所以我们就是说在大连临时租赁厂子进行了加工,这样就是比发回黑龙江少赚了两千多万。”


  在田仁礼看来,龙江福的这个举动一点也不足为奇,因为九三油脂好歹还可用沿海加工厂的盈利弥补黑龙江加工厂的亏损,像龙江福这样只能靠加工国产大豆生存的企业根本就看不见出路。“没有出路,肯定没有出路,那有出路就怪了。他现在也在想出路,也想走出去,可能他是在我之后要走出龙江。我听说他要在辽宁建一个港。”


  我们在龙江福采访期间,发现这里已经开工了,宋胜斌告诉记者,这几天进口大豆的行情有些反弹,目前每吨进口大豆的价格已经逼近甚至超过3700多元,与国产大豆的价格差距正在缩小,所以这些天,他们也在抓紧收豆子,因为目前他们的库存只有3万吨,只够加工一个月的。“我们担心的就是说国储再收购,我们就没有粮了。以后你就是说,你想到新粮下来还有半年时间,到10月份,这样我们这半年我们最担心我们要干什么,没有粮,油厂就是每个月的成本,我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包括员工的工资,包括各种的费用,我每个月几十万块钱,那这半年要几百万块钱,我这几百万块钱从哪出?所以我们承担点风险也要收点豆。”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九三油脂,田仁礼告诉记者,现在开工的大豆加工企业也都是断断续续地生产。“所以大家就是饿一天饱一天的,今天抓住一吨,可能几十吨或者上百吨低价大豆,就质量次的大豆拉进来了,我就开一天、两天的,然后停产就这样。而工业企业这么断断续续生产成本是很高的,但是没办法,大家都这样,所以我是怎么办呢,收收,攒到几万吨了,够生产一段时间了,开一次机然后停下来,再收收再开一次,就这样,它不能够连续地生产,增加了我企业的很大成本。”


  由于粮库已经爆满,现在中储粮也急着把大豆运出黑龙江,因为再过几个月,今年的新大豆又该收获了。虽然现在他们也不知道,今年国家是否会对大豆继续进行政策性收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不及时腾出库房,就会影响其他粮食作物的收购。任振民说:“主要我们调动是往山东和天津、北京、河北这一带,我们的直属库和存储库,这样的话能缓解一下库存的压力。”


  眼见着东北大豆陆续往外运,九三油脂的田仁礼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国家不就地把这些大豆加工成油进行储存。“我现在不求赚钱,我加工,我挣加工费就行,我企业能开开就行,你说这边了,你粮食存不下,那边工厂在那闲置,职工在那嗷嗷叫,然后你把粮食还运走了,你说你让黑龙江产区的人怎么看呢,不理解,一百个不理解。”


  按照以往国储粮收购的惯例,国家将采取顺价销售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每斤1.85元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仓储、运输费用后,卖给需要大豆的加工企业。在田仁礼看来,这700多万大豆国家很难顺价卖出去,因为南方正是进口大豆的天下,东北大豆运到那里,根本不具备价格优势,任何一家大豆加工企业都能算明白成本账。“你为什么大兴,就兴师动众地把这大豆往南运呢,你要运到南方能把它卖掉还好,南方恰恰是进口的主渠道,你运到那去想卖掉,你怎么顺出去,我觉得很怪异。当然这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可能,但是我觉得不是个很好的办法,所以我才呼吁别运了,你给我加工就完了,你运输的成本,加上保管成本,大概给我也就这些钱。”


  眼下,这700多万吨国储大豆,成了悬在大豆加工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斯利剑,所有的人都急切地想知道,它何时投向市场。因为这次收储大豆的量已经占到2008年大豆总产量的44%,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国产大豆都在国家的粮库里,这批大豆一旦投向市场,将直接左右大豆市场的价格。田仁礼说:“农民新粮下来的时候,他憋不住了,因为他得腾库啊。现在小麦、玉米、大豆、水稻都在库放着。沟满壕平,秋天粮上来的时候他肯定要往外卖,这一卖正好打在农民的头上,农民刚要新粮上市,你陈粮抛售,肯定跌价了。所以这种存货是一种恶性的。”龙江福说:“所有的油脂企业都是很担心,因为不知道国家下一步政策是怎么去定,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走。因为它不是完全的市场规律,如果按市场规律我们就知道下一步是缺了,或者是库存大了,是涨是落,我们有一定的分析。但是国家的政策我们是无法就是说进行全面的判断和分析的,所以我们很迷盲应该说。”


  国家启动大豆临时收储计划,在相当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却对当地的油脂企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而且更加剧了国内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似乎无论采取哪种政策,都无法同时兼顾豆农和油脂企业两方的利益,中国大豆产业怎么会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四、大豆沉浮录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我国许多古书上称大豆为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据推算,我国大豆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从我国传过去。


  因为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现在,用大豆加工的食品已经成为了百姓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赵刚说:“我们的大豆,中国人来讲,它是一种也是一种主要的食品之一,像我们吃的豆腐、豆制品、豆浆,这些呢应该说我们中国的大豆还是含蛋白比较高。”


  大豆除了用于食品加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用途:首先就是可以加工成豆油,豆油是我国第一大食用油,它占到了国内食用油消费的40%;另外,榨完大豆油后,产生的豆粕也是饲料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原料,它为牛、羊这些家畜、家禽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蛋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说:“大豆的产业链非常长,涉及到我们粮食安全的许多方面,所以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关系非常重大。这些年来的一些畜牧产业,比如说猪肉价格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大豆豆粕价格的变化,那么在植物油的价格变化呢,包括一些后续产品的这些价格的变化,是豆油的价格的变化,那么间接的是大豆的价格的变化。”


  这些年,随着人们对肉蛋禽鱼这些食品摄取量的大幅增加,畜牧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对大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统计,2008年,中国消费大豆5394万吨,而这一年国产大豆的产量是1650万吨,仅占到我国大豆消费总量的30.6%,自给率不足1/3。那么能不能多种一些大豆呢?黑龙江粮食局农村处处长吕朝文说:“我们黑龙江呢作为全国耕地最大的一个省份,我们的整地面积是一亿八千多万亩,这样呢如果要满足国内大豆的需求完全用国产大豆,大致就需要两个黑龙江耕地面积,才能满足这个大豆的需要。”


  如果要大规模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那么就意味着要相应大规模地减少基本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势必造成小麦、水稻的大幅减产,显然这条路是行不通的。1996 年,中国放开大豆市场,取消了关税配额,大豆成为了中国唯一与世界接轨的粮食作物,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逐渐变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1996年中国进口大豆110多万吨,1998年进口319万吨,1999年进口430多万吨,2000年进口猛增到1042万吨,2001年进口逼近1400万吨。2003年,大豆进口量一举超过国产大豆的年产量。此后进口大豆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7%。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3743.6万吨,同比增幅21.5%,再次刷新了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随着大豆进口量的不断增加,问题也接踵而至。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大豆进口依存度从2000年的48.1%,增至2007年的78.7%,中国大豆进口依赖度高已成不争的事实,危机似乎正在被不断堆积。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刘连琤说:“据海关统计,去年我们进口大概达到3700万吨,这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所以,我想粮食有个安全问题,大豆也有一个安全问题,是不是,大豆你完全靠进口也是不行的。”


  中国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大豆,而全球大部分大豆货源基本都被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这四大跨国粮商垄断着,他们掌控着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些主要大豆产地的收购、仓储和码头,控制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的定价能力,因此只要中国需要进口大豆,就要和他们打交道。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大豆加工环节上,其实已经能够清晰地看见这些国际资本大鳄的身影。2004年那场轰动一时的“大豆风波”,可以看作是外资敲开中国大豆压榨业的敲门砖。


  2004年3月,得知中国大豆采购代表团即将前往美国采购大豆,在国际炒家的哄抬之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攀升,达到每吨4300元人民币。接着在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签下高价进口合同离开美国之后,整个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随即暴跌,不到一个月,豆价大跌50%,这个结果导致了中国企业每进口一吨大豆,就要损失1000元左右,大多数中国本土大豆压榨企业因此陷入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而这正给了外资低价兼并的机会。这场风波过后,人们发现,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外资就控制了64家,占总数的66%。田仁礼说:“他这个厂选的地方都在沿海,都是为了接受进口大豆,你批了他项目,就得批他进口吧。比如说一个厂一年加工一百万吨,你批一个一百万吨,就等于批准了他一百万吨的进口指标,你进口一百万吨,就等于少用了国产大豆一百万吨,不就这个概念嘛。”


  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内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压榨量由占全国90.3%下降到52%,同期外资企业压榨量占比从9%快速提高到48%。内资企业的压榨能力和实际压榨量正在不断萎缩。在田仁礼看来,跨国粮商控制中国压榨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微薄的大豆加工费,而是为了让中国进口更多的大豆。“特别有一些跨国粮商,他的在中国建工厂,他的本意并不是想通过加工厂来赚钱利润,还是通过加工厂来变现他国际贸易环节拿来的大豆,他变现了,他上游赚所有利润都实现了。”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被外界看作是吹响“大豆保卫战”的号角。这份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限制外资大豆加工企业的发展,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业。但在田仁礼看来,外资在这其中是有漏洞可钻的。“你比如说国家呢,对外资项目,它是这样限定的,外资投资项目是五千万美元为杠,超过五千万美元的需要发改委批准,低于五千万美元的地方政府可以批了,那么五千万美元呢可以建个很大的工厂。”


  在很多场合,田仁礼都这样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口大豆的激增,国外大豆加工企业的大量涌入,正在让国内大豆产业一步步陷入绝境。一旦大豆生产再全线崩溃,我国的饲料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将完全受制于人,我国的食品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以前,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这个国家不仅能实现农产品的自给,还有盈余。1996年,时任阿根廷总统的梅内姆,允许孟山都公司在阿根廷全国独家销售转基因大豆种子。梦魇从此开始了,人们大量砍伐森林,以便为大豆种植提供更多的土地。扁豆、豌豆和绿豆这些传统的谷物几乎消失殆尽。到2004年,阿根廷48%的土地都被用来种植转基因大豆,仅仅10年时间,在转基因技术进步的名义下,阿根廷的粮食自给能力逐渐丧失,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彻底受控于外国权势集团。田仁礼说,虽然我们国家还不允许转基因大豆在中国种植,但危险一样存在。“没错,因为有市场缺口,我进大豆是没错的,比如说三千万吨,我有一千六,你再进一千四就行了,你不要进多了,那么多一百万吨,我就要退一百万吨,你进一步我就退一步,最后把国产大豆全都压没了,但国产大豆没有那一天,中国对大豆的话语权就没有了,那你就丧失了一个对市场调控的筹码,那时候你就想一想,这垄断就产生了。”


  有不少人支持田仁礼的观点,有关专家上报大豆产业告急的文件,呼吁国家出手相助的声音一致不绝于耳。但也有人认为,田仁礼一方面为国产大豆奔走疾呼,另一方面,他沿海的三个厂却在大量地进口大豆,这不免让人对他的立场产生怀疑。田仁礼对此的解释是,这是迫于生存的一种无奈选择,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选择成本低的原料进行加工。“我是只要是你国产大豆比进口大豆贵,我就不能买。”


  有人支持田仁礼的主张,但也有人不认同他的观点,韩天富就是其中一个。他认为,所谓跨国粮商的阴谋论有些言过其实,国产大豆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他手上有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从1995年到2008我们中国全国大豆的总的面积扩大的18.1%,总产提高的22.2%,1995年到1997年的平均值和2006年到2008年的平均值来比较呢,面积扩大了15%,总产提高了16.4%。这个数字与其他的粮食作物相比的话,增幅是比较大的。从这个数据看出,我们中国大豆生产并没有萎缩,而是在稳定和发展的。”


  中国大豆协会为我们提供的数据,也证实了韩天富的判断。


  年份 种植面积(公顷)


  1996 7,470,730

  1997 8,346,000

  1998 8,500,170

  1999 7,962,000

  2000 9,299,000

  2001 8,700,000

  2002 8,720,000

  2003 9,133,000

  2004 9,600,000

  2005 9,300,000

  2006 9,100,000

  2007 8,440,000

  2008 9,500,000


  这份图表显示了1996年中国大豆市场开放后到2008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化。截止到去年,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了950万公顷,就是说,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并没有因为进口大豆数量的增加而出现下滑。


  而黑龙江省农委给我们提供的数据也显示,黑龙江大豆这些年的产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起大落。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情况表  单位:万吨

  年度 总产

  1996 413.5

  1997 576.2

  1998 444.6

  1999 446.6

  2000 450.1

  2001 496.2

  2002 610.5

  2003 560.8

  2004 675.0

  2005 748.0

  2006 652.5

  2007 491

  2008 620.5


  韩天富说:“我个人估计呢,在我们这1650万吨的大豆当中呢,有800万吨到900万吨之间是供我们食用的。那么还有个四五百万吨是作为油用大豆加工的,还有是作为种子等等这些用途,而且食用大豆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韩天富说,国产大豆和转基因大豆在品质上各有优势,国产大豆蛋白含量高适合制作豆制品,转基因大豆含有油量高,适合榨油,进口大豆在种植领域对国产大豆的影响是有限的。尽管双方各执一词,但有一个事实是大家都没有争议的,那就是进口大豆在价格上确实占有明显的优势。为什么进口大豆总比国产大豆便宜?两者的价格到底差在了哪儿?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说:“美国有高额的大豆种植补贴,这个我们国家没有,所以看起来市场低,它背后有个补贴在那起作用;另一方面看,他们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的作业,这个成本,也相对的低。”


  刘登高告诉记者,美国这个大豆主产国,对种植大豆的农民都给予了大量的补贴,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给予豆农很高的补贴,相当于大豆价格的25%。相比之下,从2002年,我国才开始对少数省区大豆实行一亩地补10块钱的良种补贴,对豆农的补贴力度还显得十分薄弱。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刘连琤说:“我想大豆应该加大补贴的力度。另外大豆良种补贴,原来限于东北,今年可能包括黄淮海了,但是全国并没有覆盖。因此应该增加对大豆补贴的覆盖面。”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赵刚说:“像美国,现在巴西、阿根廷,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也是很多都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生产,所以他们都是机械化作业,而且都是用的转基因的大豆品种,所以他这个产量比较容易提高,而且呢,这个成本相对来讲比较低。”


  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都是连片种植,一块地至少几千亩,其规模效应、成本优势显而易见,而且他们采取的都是专一品种的种植,有利于油份、蛋白质这些单项指标的发挥。而我国大豆种植基本由农户分散进行,不尽限制了大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混种、混收现象也非常普遍,致使国产大豆品质下降,出油率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刘登高说:“中国的大豆主要是千家万户一盘散沙,一个户各人种各人的品种,户和户之间的品种不一样,经过要小商贩一收购以后啊,不同的品种混到一块,大豆的商品品质就降低了,你高油的和高蛋白的混合在一块。”


  赵刚还说:“我们的收购啊,我们的运输啊,物流啊,仓储啊,等等这一系列环节,我们都比较分散,所以这样呢成本也相对来讲就高一点。”


  九三油脂总经理田仁礼说,目前,国产大豆在流通环节存在着“三高”:首先是财务成本高,每收购1吨大豆,企业要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大约80元。第二是收购成本高,每收购1吨大豆,需要支付收购费用大约是80元,而进口大豆基本上不发生这些费用。“因为我收粮食是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这里面包装物得我拿钱,汽车短运费得我拿钱,装车卸车费用得我拿钱,场地租赁、房屋、库房的租赁这得我拿钱,还有我收储人员的费用得我自费,这些收一吨豆大约是80块钱,但是在沿海,我收储费用是零。”“为什么是零呢?”“它散装,一船大豆靠港之后就到了,没事,不用包装,不用短运。”


  最后一个就是运输成本高,从产区到销区,有1000多公里的运程,运费大约为80元/吨,而进口大豆从港口到车间只需要20元/吨。这三项费用与进口大豆相比,每吨要高出200多元。“我们加工国产大豆,那么国产大豆必须每一吨便宜200块钱的时候,我们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在同一起跑线上。”


  怎样才能降低国产大豆的种植成本,提高它与进口大豆抗衡的能力,一直是业界讨论的一个焦点话题。2007年,中国大豆协会千呼万唤始出来,它成立后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通过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国产大豆尽早走出困局。2年过去了,他们会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呢?眼下,他们正在积极推进的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对于解决眼下国产大豆的难题到底会产生多大效果呢?


  五、国产大豆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在黑龙江调查采访期间,得知中国大豆协会正在召开一个试点工作会议,目的就为了解决大豆一盘散沙,企业各自为政的这种局面,那么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意味着大豆产业创新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这次由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发起的东北大豆产业化试点一共有四个:分别在大庆、齐齐哈尔市的克东县、内蒙古自治区的扎兰屯市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红星农场。这些试点的创立被外界看作是拯救国产大豆的又一举措。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说:“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豆,农户就种什么样的大豆,然后将来直接卖给企业,农户组成一个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就种一个品种,比如大批量的,同样品质的大豆,拿到市场,就能得到一个好的价格。”


  在齐齐哈尔市的克东县宝泉护路村,记者见到了今年刚刚入股大豆专业合作社的蒋海军。他告诉记者,家里的10亩地今后就由合作社帮着种,帮着卖,现在只等着秋收的时候分钱了。“最起码我要是剩余,我要闲的时候,我还可以养个猪,养点啥,这不都是家庭收入吗?”


  加入大豆专业合作社到底有啥好处?蒋海军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因为大豆专业合作社都是批量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所以价格要比自己去买便宜不少。“今年老乡的种子两块二买回来,我的大豆合作社的种子两块就能买回来,这是一个;再一个,化肥成批量地买,一吨省200块钱,一袋省10块钱。”


  不仅种地省了钱,大豆收获的时候,合作社还帮着卖,现在合作社已经跟克东县一家大豆蛋白加工企业签订了合同。根据协定,合作社种植的大豆到时候将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这家企业。村民李凤林说:“这是含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要是高,加得越高,加的钱越多,最高一斤能加到九分钱呢。比方说一块七,它这儿再加上一毛,就是一块八,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一斤?”“一斤。”“就是不管你市场什么几个,他都会加一毛钱。”“对。”


  为什么企业宁可加钱也愿意从合作社手里买大豆呢?主抓农业的克东县副县长商海燕告诉记者,他们当地有一家大豆深加工企业,专门生产大豆卵磷脂、大豆异黄酮这些大豆深加工产品,企业虽然守着克东这个种豆大县,却总是愁没豆子加工。“农民自由种植这个品种,它的蛋白含量和油的含量都比较低,即便有一部分是高的,但是混杂在一起,到企业加工的时候,这个高品质也体现不出来。这样农民好的豆子没卖上好价钱,企业又没有好的豆子进行加工,所以说企业的效益也低。”


  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大豆深加工产品对蛋白含量有很高的要求。与大豆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后,合作社就可以按照企业的需要购置高蛋白的大豆种子。他们曾经测算过,大豆蛋白含量每提高两个百分点,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能增加200块钱的利润。“过去普遍来说蛋白含量在39%以下,而现在通过这种专品种的种植和回收呢,蛋白含量能够普遍在40%以上。”


  目前,这家企业正在建设一个年加工能力在30万吨的大豆深加工工厂,他们已经陆续与克东县124个大豆专业合作社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涉及的豆农有近一万人,这意味着克东县有四分之一的豆农已经与这家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商海燕说:“这些企业如果满负荷生产的话,年需要大豆量在30到35万吨。”“咱们克东县一年产大豆多少吨?”“克东县现在年产大豆一般都在20到24万吨左右。”“这些企业满负荷运转的话?”“满负荷运转的话,克东县自产的大豆是不够吃的,也就是说农民销售这块是有保证的。”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是全球非转基因大豆的主产区,作为绿色、天然食品,非转基因大豆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大量涌入的“洋大豆”基本来自美国、阿根廷和巴西三国,这些“洋大豆”大多都是转基因大豆。


  在当今世界上,对转基因大豆的安全问题存在着争议。欧盟这个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基本上禁止进口转基因大豆;日本、韩国等大豆消费大国对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也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这家粮油店坐落在哈尔滨市区里的一个居民区,记者发现,这里卖的都是其他城市见不到的黑龙江本地油,也就是非转基因大豆油。“当然是转基因的。”“买转基因的?”“不是,那个非转基因的好呗。非转基因的对孩子大脑好一些呗,组织对人身体都能好多了。”“你要是选择的话,非转基因的贵十块八块,你就是十块二十快我都能接受。”“那你平时吃的都是非转基因的?”“对,对对。转基因的我肯定是不吃。”


  我们又先后走访了哈尔滨的几家大型超市,一些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里选择食用油的品种多些,但顾客还是愿意买非转基因大豆油。“相对来讲,还是非转基因的油吧卖得相对来讲比转基因的反正它肯定高。顾客就认为好,科学意识比较强,生理观念啦啥的,生活观念比较强,天然的嘛,对身体有好处嘛。”


  采访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业内的人士,大家都非常肯定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所以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大豆不应该挤在油脂加工这一个独木桥上,硬去跟进口大豆拼价格,在食品加工和深加工领域,中国大豆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建设我国大豆深加工产业基地,推动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这些大豆深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大豆不仅是重要的食用油脂和蛋白食品原料,而且也是饲养业重要的蛋白来源,在国家食用安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自1996年开放大豆市场后,有关如何扶持大豆产业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一方面,跨国粮商已经占据了近70%的食用油脂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并没有减少,相反还有了一定的增加。这恰恰是这一产业的真实写照,有危机但绝非山穷水尽。大豆关乎国计民生,我们自然不能对它的困局熟视无睹,而危言耸听也会扰乱人们的视听。有关部门需要关注的是怎样使一项好政策在执行中不打折扣,而企业更需要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内功,因为,振兴这个产业需要我们所有人的智慧。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