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市场消费特点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2008-11-11
摘要:

第三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发言嘉宾徐建飞(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徐建飞: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大马交易所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给这个动荡的冬天迎接春天的到来。我介绍一下... [详细]

第三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发言嘉宾  徐建飞(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徐建飞: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大马交易所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给这个动荡的冬天迎接春天的到来。我介绍一下我所服务的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在广东建厂,当年是华南地区第一家的大豆加油工厂,2004年引进了比利时的技术,现在公司在办理上市的过程中,我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所做的报告和立场是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公司的立场。


  今天题目,大家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一点悬,我的用意是想摆脱供求关系的疲劳方式。今天报告主要观点,有七个方面。


  一、自然生态和市场生态是相互驱动的关系,人是两者互动的媒介。


  二、中国传统的油的方式环保之节能,健康。


  三、经济结构的本末倒置导致饮食结构的本末倒置。


  四、中国人均用油按照我的计算已经超过了25公斤,超过了日本的水平,与台湾35公斤,还有一点差距。


  五、中国的市场市场慢慢趋于成熟。


  六、作为中国的第三大的油源,菜籽的生产非常不稳定。


  七、华尔街和田间销路的差别,就是农民和牧民的差别。


  先看一下全球的食用油的总量,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总量是不断地增长,油是看起来越来越多。油多了,一定是什么东西少了,可能是玉米、小麦或是含油量低的品种,或是肥料用的石油,或是灌木杂草,或者是野生猩猩。全球现存物种4000万个,以前是50亿到400亿个。即99%的物种灭绝了,只有0.1%存活了下来。


  物种的变化两个可能,一个是自然的选择,人因自然而变,二就是人的选择。人来选择自然,自然被人改变的情况,美国的历史虚假在著作《全球通史》中,非洲比其他国家瓜分时,欧洲传教士带来了熟悉的小麦、谷类,并把不熟悉的非洲作物视为低能的作物,这些作物就慢慢丢失,美国的科学院做了一系列的报告,名字叫做非洲的作物,提到的水稻这些,这是因为人的活动,使自然界物种变少的情况,这就是自然的变迁。


  随着人类自然界的崛起,越来越不可分,市场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有一本书,叫做《下一个伟大的泡沫》,2004年出版,我很多年看的,给大家介绍了,成功预测了现在正在发生的华尔街的经济危机,就是利用人口统计学的原理,美国40岁到50岁的人口数量,在2008-2009年下降,美国的经济就会出现问题了。好在今天上午也提到2008到2020年中国的预测,我问,为什么要拿2020做一个分界线,为什么不是2030或是2018。我相信有这一方面的道理,中国40-50岁的人口高峰期是在2020年,这个年龄段消费能力是最旺的,在座各位很幸运,如果股市,还会有大牛市出现的机会,大家不要错过。


  我们言归正传,来看一下食用油改变自然生态过程中,食用油大家庭内部又是什么情况呢?这是在全国七大油料里面,大豆是油料的家长,占57%,葵花籽7.6%,椰子油1.4%,棉籽10.4%,棕仁2.8%,花生7.9%,菜籽12.9%。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大豆1990年去大油料比例中47%,到07年是57%,增加了10%。这是棕榈油整个家族的情况,棕榈油1990年比例14%,2007年上升到32.2%如果把棕仁有加在一起,比例就是36%。如果考虑油在豆中的出口,以大豆的形式存在的油,棕榈油是刚刚超过豆油的。这张图可以看出来,第一条的黄线就是棕榈油在油源中的比例,很显然,是不断上升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棕榈油35%,豆油30%,菜油百分之十几,这是提供了全球80%的油源。


  这个图是反映这个油品用于贸易的比重,棕榈油很明显在最上面,80%是用来做贸易的,是为了卖的。菜油是下面那一根绿色趋势向下的线,很显然,菜油用于贸易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豆油大概是30%用于贸易,但如果考虑以大豆形式承载的豆油,豆油所有贸易比例就是达到53%到62%,这是豆粕压榨之后用于贸易比例,豆粕是高于大豆的。这张图就把豆粕和豆油出口比例两者相减得到的图,这个出口比例差就是五年前,豆粕是比豆油高出3%,现在上升到6%,说明全球对豆粕的需求越来越强,或者说更多的用于国内的消费,也超过生物柴油的消费。出口方面,国强油弱,效果就是油处于相对配角的地位,价格和流向都具有不稳定性。中国境内豆油流向也有不稳定流向性。


  上面是全球大概的情况,中国的情况是怎么样呢?有什么不同?看上去差不多,也是个子不断在长大,总量在增加,油世界计算总量是2800吨,而本人计算是3300吨,这是为什么呢?上一个星期,我在北京拍两个照片,都是排长队买东西,在需求比较疲软的冬天,大家排队买什么呢?买瓜子。就是像这种炒货,包括瓜子、核桃、花生、豆制品,这些东西是中国的特色。在美国的供求平衡表里面,你看它除了压榨之外,用于食品,基本上是零,有时候是负数,就是当食品吃的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一年要吃掉1000万吨的大豆,葵花子要100万吨,花生也要几百万吨地所以计算中国人油的涉入量,还要算食用品。我计算,总油源=油料(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含油率%+油品进口量-油品出口量。油料=大豆+菜籽+棉籽+花生+葵花籽+芝麻+其他油料。压榨出来的油和油料中油都是油源,油品中还包括棕榈油。


  过去四五年,油世界有时候是相差500万吨,有时候是相差400万吨。


  这张图是各个国家是人均占有油源的情况,最上面就是中国新的算法算出来的数字,日本是蓝线,中国已经超出日本很多了,即使是日本出的一些豆制品,算100万吨,也只有3.5公斤左右。这张图是包括欧美在内的,两个虚线,一个是欧洲的,一个是美国的,因为欧美拿食用油作为生物柴油的用途的,所以他们的指标没有什么意义。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台湾,达到35公斤左右,而且比较平稳,非常稳定。这个可能大陆将来向台湾靠拢,因为与日本比有一点不同,因为日本的炒菜很少。


  讲到这里,我们从中国的饮食习惯里面找到500万吨的油,还有另外两个传统的习惯,或者是好的习惯,或是差的习惯,可以多一些油源。一个就是餐桌浪费,全国人在外用餐有10%的时间,平均每一次吃饭浪费15%,我问了一些餐厅的老板,差不多这个数按照3200万吨的油总的消耗量就是48万吨。假如每一个厨房是2%,也有60多万吨,直接浪费就有1000多万吨,要向日本学习。我们没有善用现在所能够获得的资源,比如我们在外一起聚餐吃饭,都是吃菜,吃肉,不吃饭,这是错误的,本来人体需要蛋白、脂肪、糖,如果不吃糖,就是大米、面条,只吃肉和脂肪,通过循环,是可以转化为糖的,你拿了高成本的原料转化成低价值的产品,这是没有道理的。放在一边,还有一种情况,这样一种习惯,还有一种弊端是什么,就是这种转化,我们叫做逆向转换,这种转换是加重了体内酶的混乱,导致了体内的混乱,为什么有本末倒置的情况,就是有钱惹的活,现在有钱了,也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现在全球化了,农民只吃肉,不吃饭,忘记了肠胃的承受能力。我们追求自由,好象也包括了浪费的自由,我们追求民主,也包括了我的钱,我作主,我们追求平等,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样一来,别人的欲望加上自己的欲望,欲望就加倍了。


  华尔街的风暴给本次盛会带来很大的含义,现在是实体经济之本被本末倒置之后的不改变了中国也好,印度也好,胖墩慢街,文明病不断地流行,好象我们吃着吃着,要改变自己身体的生态,吃饭的时间是什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2000多年前,都是讲养生是人的本性,“饮食男女,人之本性”,两句话都是出于儒家典籍,儒家是主张克制欲望的,发展到今天,人对信誉是认可的,但食欲不用节制吗?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是被迫节制的。在物质丰富的今天,食欲要主动控制才行,不然就要付出代价,高血压、高脂肪、肥胖型的流行,就会有灾难,我们在2000多年前就说清楚,吃饭是为了填肚子,并不是为了好看,是享受的,并不是为了感官的刺激。


  回到主题上,这个是整个中国油源过去15年每年的增长曲线,这个曲线很清楚,整个增长的趋势在收窄,再往下走,标志着中国市场不断缩小,这张图曲线的趋势差不多,都是收窄的趋势。中国的食用油内部的情况,这里有17油,动物性的油脂占了13%,植物性的油源里面豆油是最大的,全球的比例不太一样,豆油占39.5%,就是将近40%的水平,棕榈油和棕仁油加起来,占了18.6%。这是由于中国食品豆是有贡献的,吃豆就把油吃了,还有带动了油在豆中的消费,支持了豆油和棕榈油的竞争。中国的总油源中,豆油和棕榈油、菜油三个加起来是75%,比全球80%的水平低一些。


  如果我们看2003年各种油源的比例,豆油和棕榈油的比重,出现了此消彼涨的趋势。第一条是豆油,第二条是棕榈油,此消彼涨,一会靠近,一会拉开。这张是豆油本身作为单个品种增长的情况,豆油2003年出了大高峰,这可能是与国家当年(2002年)的政策是有关系,也与芝加哥的野心有关系。这是棕榈油每年增长的幅度,好象最近这几种情况,好象棕榈油的涨幅有一点被压住的感觉。这是菜油,就像是飘浮在长江中的一条船,一会儿正,一会儿负,总体来讲,就是不稳定。


  这张图就是中国总油源进口的情况,红线是植物油源,绿色是把粕源。从主要的三个来看,棕榈油100%是进口,豆油源是80%,菜油15%靠进口。


  总结一下,中国食用油基本情况,人均使用量已经达到25公斤,超过了日本,与台湾还有10公斤还于差距,食用油能增长率下降到10%,增幅趋于稳定。豆油老大,棕榈油老二,菜油老大,加在一起占了80%,老大老二与国际接轨,而菜油不太稳定。而作为中国食用油的中的老大,豆油的性格比棕榈油古怪得多,这与大豆有关,大豆在中国长大非常老实,到了美洲,整天上窜下跳,为了赚钱,基因也变了,定位从食物变为玩物。大家知道,2004年将巴西总统折腾了一下,2008年让中国官方有一点为难,好象难以管教。大豆未来的命运,乍一看,好象大豆取决于芝加哥,再一看,好象取决于华尔街,再仔细一看,好象取决于美国社会,当然也取决于在座的各位。


  关于美国社会前总统卡特出了一本书,书名就是《我们的品位价值观——美国的道德危机》,对美国的现实社会有一点失望,刚当选的奥巴马,最近也出了一本书,他对目前的状况也是很不满意,奥巴马能够解决什么呢?有人认为奥巴马能让美国恢复部分的传统价值观,什么是传统价值观,我想来想去,归根到底还要找到早期的农民哲学和牧民哲学。农民总体来讲,是时间哲学,牧民是空间哲学,农民的代表是老子、农民是春播秋收,靠的是时间;牧民是沿途放牧,靠的是空间;农民浇水施肥,要的就是勤劳;牧民需要的是广阔草原,玩的是潇洒;农民是夏粮秋食,不计划不行;牧民是现宰现吃,眼前有就行;农民是精耕细作,靠的是耐心;牧民靠是快马加鞭,比的是速度;农民是老天法难,家有存粮,吃的是储蓄;牧民是途中无草,仍得宰羊,吃的是未来;农民是安居乐业,求的是太平;牧民终生迁徙,离不开冒险。


  这两者哲学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可是当今社会的本质问题,是牧民哲学被过度地张扬,而农民哲学被束之高阁,我们是农民的后代,但我们脱离土地太久,太远了,我们在空间飘扬,如果我们累了,就落地,歇一歇。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