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植之元公司运作调查

2009-04-07
摘要:

只等证监会的一纸批文下来,广州冷机就由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变身为两市唯一的豆类加工企业——植之元。 根据广州冷机的资产重组报告书,大股东东凌实业集团将旗下植之元100%股权与广州冷机原有资产进行置换。 ... [详细]

   只等证监会的一纸批文下来,广州冷机就由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变身为两市唯一的豆类加工企业——植之元。

    根据广州冷机的资产重组报告书,大股东东凌实业集团将旗下植之元100%股权与广州冷机原有资产进行置换。

    “(对植之元资产的)加评、加审工作早已经安排下去,自从去年(2008年)12月份递交资产重组报告书后,根据证监会要求,我们一直在补交材料,不能确定何时获批。”广州冷机董秘石革燕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一个受零库存困扰的加工企业

    4月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赶到了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新安工业园的植之元生产厂区。

    记者赶到时,恰逢植之元的美国供应商前来参观,4名参观者都是美国的大豆农场主,记者也随之参观了整个植之元。

    植之元紧靠珠江,从码头向东南,不到10公里就到了珠江入海口。记者看到的两座码头为植之元自有码头。“一个3000吨,每天可以从此卸载6000吨以上的大豆,另一个1000吨,主要供运煤船停靠卸煤。”植之元副总经理张立业说,对这部分资产的评估很难进行,因为根据国务院新规,企业早已不能自建码头。

    工人正在给一艘装豆粕的船装载袋装豆粕,旁边还停靠了4艘空船。“他们在排队等待转豆粕。”张立业介绍,植之元目前足量开工,仍然不能满足下游的需求,当月完成的都是上月的订单。“曾有一艘拉豆粕的船在码头等了足足22天才有货装。”张立业继续说,“因为供应不上,客户经常抱怨,但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所以鲜有起诉案例,我们也只能想尽办法生产。”

    另一艘满载大豆的船正在卸载,码头的吊臂每隔15秒左右抓取一斗大豆,转向放入传送带,经传送带,大豆进入工厂加工。

    “抓斗每斗抓取5吨大豆,每天卸载量超过6000吨。”张立业表示,以目前植之元一期工程每年处理150万吨的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正在加紧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完工后年处理大豆300万吨,远期还有3期规划。

    从码头进入植之元厂区只需步行1分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各2万吨储油罐,随后还有4座各4000吨储油罐。“每天里面最多仅有500吨豆油。”张立业介绍。

    “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零库存,公司销售部屡次提出意见,称没有库存无法调节客户需求。”张立业表示,产能不足导致供不应求。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