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供应偏紧状况有所缓解

2009-01-20
摘要:

2008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330万吨,略低于上月,较上年同期增长13%。2008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3744万吨,较上年增长21.5%,再次创出历史新高。2006年和2007... [详细]

    2008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
  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330万吨,略低于上月,较上年同期增长13%。2008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3744万吨,较上年增长21.5%,再次创出历史新高。2006年和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增速分别为6.32%和9.03%,2008年进口增速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豆油和豆粕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大豆压榨量受此影响不断增加;二是2007年我国大豆连续三年减产,大豆消费需求却在持续增加,国内大豆产需缺口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三是国家加大进口大豆储备力度,国储进口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2008年12月份我国豆油进口量达13万吨,同比大幅减少49%,创下了近7个月以来的最高降幅。2008年我国豆油进口总量为259万吨,较上年减少8.4%。
  供应增加国内豆油价格全线下跌
  上周(1月12~16日),国内豆油价格全线下跌。一级豆油出厂报价集中于每吨(下同)7400~7650元,较前一周下跌150~450元;进口毛豆油港口分销价集中于7000~7050元,下跌50~100元;四级豆油出厂报价集中于7000~7350元,下跌200~300元。进口大豆到港数量逐步增加,国内油厂开工率明显提高,部分地区国家储备豆油的轮出也在进行当中,国内豆油供应偏紧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本周进入春节前的最后一周,小包装企业的备货基本已经结束,采购数量已大幅降低,油厂销售数量日渐减少。上周部分沿海地区已经开始销售3月份交货的远期现货,报价集中于7100~7300元,由于国内外油脂类期货价格仍未有明确运行方向,大多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并没有出现2008年春节之前远期现货热卖的局面。
  豆粕价格超过进口大豆分销价格
  上周(1月12~16日),豆粕现货价格小幅上涨,国内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报价集中在每吨(下同)3700~4200元之间,广东地区高达4400~4500元。国内沿海地区进口大豆分销价格集中于3650~3700元之间,已经低于豆粕。临近春节假期,饲料养殖企业积极备货,豆粕需求大幅增加,南方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南方地区部分油厂由于原料供应不足开工率下降,豆粕供应趋于减少。近期国内外油脂油料期货价格整体大幅上扬,进口大豆分销价格不断提高,饲料养殖行业需求强劲,油厂借此机会大幅提高豆粕出厂报价以追求高额压榨利润。预计后期进口大豆到货量增加之后,油厂开工率提高,豆粕供应偏紧状况将会有所缓解。春节备货结束之后,高企的价格亦将抑制饲料养殖企业的采购热情,国内豆粕价格可能出现回落行情。
  1月大豆到港量预计为300万吨
  截至1月8日的一周,我国共装运美国大豆38.2万吨,其中34.5万吨自美湾装运,预计2月中旬到港;3.7万吨自美国西北口岸装运,预计1月下旬到港。根据截止到1月8日我国已装运的美国大豆数量推算,目前共有259万吨的美国大豆将在1月份到港,其中227.1万吨来自美湾,31.9万吨来自西北口岸。近期我国自美国西北口岸装运的大豆数量保持较低的水平,使得1月份美国大豆到港量较先前预期的270万吨有所减少,但加上40万吨左右的南美大豆,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仍将达到300万吨。
  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上周(1月12~16日)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加工利润继续提高,豆油和豆粕价格稳中上涨、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继续下降是主要原因。监测显示,1月中旬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在每吨(下同)3200元左右,较2008年12月中、下旬下降100元。按照上周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3200元计算,江苏地区油厂初榨环节赢利达到963元,比一周前暴增148元。广东地区进口大豆压榨利润更是达到1200元以上,目前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上周黑龙江地区豆粕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但大豆收购价格涨幅较小,国产大豆压榨利润继续增加。按照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3440元推算,上周黑龙江地区油厂初榨环节加工赢利459元,较前一周提高128元。

  (来源:粮油市场报)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