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度菜籽及菜油市场分析

2009-02-23
摘要:

2008年年初,我国遭遇低温冻雨灾害,以大豆为首的国际油脂油料价格急速上涨,拉动国内菜籽和菜油价格随之大幅向上。3月中旬,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我国油菜生长情况明朗,国内外菜籽和菜油价格大幅回落。5月份,外... [详细]

    2008年年初,我国遭遇低温冻雨灾害,以大豆为首的国际油脂油料价格急速上涨,拉动国内菜籽和菜油价格随之大幅向上。3月中旬,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我国油菜生长情况明朗,国内外菜籽和菜油价格大幅回落。5月份,外盘农产品因美国中部洪水进入天气市,加之阿根廷罢工、原油助推,国际农产品价格再创新高,虽然国内对植物油价格的政策调控加强,但国内油脂油料行业对后期行情看好,在此背景下,2008年新季菜籽收购价格高开并急速高走,菜油价格也明显回涨。7月上旬末,美国政府加强对期货市场监管,加之美元反弹,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市场由牛转熊。同时,全球金融危机达到高峰并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国内外市场信心严重受挫,国内外菜籽和菜油价格在4个月里跌幅均在45%以上,历史罕见。在油脂油料行业日益集约化、国际化的今天,面对国内、国际相关期、现货价格的迅猛下跌,产能严重过剩的我国菜籽加工行业在非理性的无序竞争下,重蹈2004年大豆加工行业覆辙,整体巨额亏损,半数以上的企业濒临破产,国内众多企业现金流、物流中断,行业整合进程在政府的关注下有望加速。第四季度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而出台的托市收购政策未能对菜籽市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008年我国菜籽面积和产量双增长

  由于菜籽价格持续走高,国内油菜的种植收益明显上升,加上国家为保障食用油供给出台了系列鼓励国内油料生产的政策,首次对主产区油菜种植实行良种补贴,补贴资金达到10亿元。在利好因素的激励下,油菜播种面积恢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2009年度,我国菜籽播种面积为640公顷,较2007/2008年度增加75.8万公顷,增幅13%,扭转了我国连续三年油菜播种面积同比下降的局面。2008/2009年度,我国油菜单产为1.797吨/公顷,略低于2007/2008年度的1.874吨/公顷,处于历史平均水平,年初低温冻害的影响有限。2008/2009年度,我国菜籽产量为1150万吨,较2007/2008年度增加93万吨,增幅8.8%。2008年我国菜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双双恢复性增长。

  2008/2009年度菜籽菜油供需状况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油菜籽新增供给量达到1153万吨,其中国产油菜籽供应量达到1057万吨,进口油菜籽供应量96万吨。该年度油菜籽榨油消费量估计达到1075万吨,较上年度降低46万吨,其中包含985万吨国产油菜籽及90万吨进口菜籽。

  2008/2009年度,我国菜籽年度供给量预计为1280万吨,其中国产油菜籽供应量估计达到1150万吨,进口油菜籽供应量130万吨;年度需求总量为1275万吨,其中该年度油菜籽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1205万吨,较上年度提高30万吨,包含1080万吨国产油菜籽及125万吨进口菜籽。

  2007/2008年度,我国菜油新增供给量达到421.3万吨,其中菜油产量估计达到385.2万吨,菜油进口量达到36万吨,较2006/2007年度提高21万吨。菜油年度需求总量估计为420.7万吨,其中菜油国内消费量估计达到420万吨,出口量0.7万吨。

  2008/2009年度,我国菜油年度供给量预计达到457.8万吨,增幅巨大,其中菜油生产量预计达到432.8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47.6万吨,菜油进口量预计达到25万吨,较2007/2008年度减少11万吨;菜油年度需求量预计为436万吨,其中国内消费量预计达到435万吨,较上年度提高15万吨,菜油出口量预计为1万吨。

  2008年我国菜籽和菜油进出口情况

  2008年国内菜籽进口有两个相对集中期:一是2~3月,新季菜籽尚未上市,国内菜籽库存极低,年初雪灾使国内菜籽及其产品价格暴涨,进口菜籽开始启动,国内2~3月份进口量30.34万吨,同比增幅达47%;二是11~12月份,国际市场菜籽价格以及海运费暴跌,进口菜籽到港成本低于国内收购价格,使得国内厂商采购进口菜籽的积极性再次提高,11~12月份我国进口菜籽数量达到48.6万吨,同比增幅巨大。进口菜籽的增加,替代了进口菜油的需求,是2008年我国菜油进口量同比下降的主因。

  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我国1~12月进口菜籽130.25万吨,较2007年同期增加46.95万吨,增幅达56.36%;2008年我国1~12月进口菜油26.98万吨,较2007年同期减少10.5万吨,减幅达28%;2008年1~12月累计出口菜油0.7万吨,较2007年同期下降1.5万吨,降幅68%。

  2008年菜籽菜油出现前所未有行情

  2008年,在天灾、政策调控、外盘基金炒作、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农产品期价大涨大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菜籽、菜油价格也走出了前所未有的行情,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国内菜籽、菜油贸易商和菜籽加工企业从上半年的大喜到下半年的大悲,加之国内菜籽加工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国内菜籽、菜油价格的变化,使众多中小菜籽加工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地。

  1月至3月上旬:市场炒作低温冻害,菜油价格淡季暴涨

  2008年初,国内南方菜籽主产区经历了百年一遇的低温冻雨灾害,面对我国可能大幅减产的预期,国际期货基金热炒中国需求,国内菜油价格在外盘带动下,延续了2007年的上涨势头,并在进入节后传统的菜油消费淡季时,国内菜油价格不但不跌反而急速上涨,涨速超过豆油、棕榈油,成为国内植物油市场的领涨品种,3月初,国内菜籽、菜油价格双双攀上历史最高点。

  3月中旬至4月底:政府调控措施出台,加之灾情明朗,国内菜油价格应声回落

  3月中旬,菜籽主产区灾情明朗,灾情远低于之前公布的情况和市场过于悲观的预测,国际市场炒作泡沫破灭;同时,政府将国储油加工成小包装直接投放到终端消费市场,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出台“涨价审批制度”从根本上抑制价格上涨,因此,包括菜油在内的国内植物油价格调头直下,出现2008年第一波大幅回调,致使大部分的菜油贸易商受到重创,国内菜油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明显减少。由于菜油价格跌速慢于豆油,国内出现四级菜油和一级豆油价格倒挂的现象。

  5月底至7月初:菜油价格高位横调,新季菜籽价格高开并快速走高

  在2008年5月至7月初,国内菜油价格仍处在历史高位水平,加之菜粕价格受豆粕价格的拉动反季节上涨并在历史高位,巨大的菜籽加工利润使产区菜籽加工企业面对农民的惜售,均以不断上调菜籽收购价格相回应,使2008年新季菜籽收购价格由最初的4800元/吨左右,在一个月内狂飙至5400~5700元/吨,四川地区更是涨至6000元/吨以上,涨幅达25%,创下历史新高。

  2008年菜籽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由于年初菜油价格较高,产区的部分农民一改往年卖菜籽从市场买菜油消费的习惯,而是将菜籽在当地的小作坊内压榨成菜油留作自己消费,菜籽商品率同比有所下降;二是农民首次在新季菜籽购销市场占据主动,在菜籽压榨企业挂牌价低于5000元/吨时,农民无人理睬,市场没有放量成交,企业收购数量同比大幅下降,菜籽价格在涨至5400~5600元/吨的农民心理价位时才出现收购高潮,而不是往年收购商和压榨企业挂牌说了算;三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菜籽上市时正赶上菜油价格仍处在历史高位,行业内对菜籽和菜油的后市较为乐观,菜籽收购价均较高,而长江下游地区菜籽上市较晚,菜籽集中上市时行情已回落,江浙地区的压榨企业正好避开了这波行情,菜籽收购价远低于中上游地区。

  7月上旬末至12月:国内菜籽、菜油价格双双大幅回落

  在7月上旬末,原本较为乐观的国内菜油市场,在国际植物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国内豆油和棕榈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再难一枝独秀,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到10月下旬时已跌破7000元/吨,国内菜油压榨行业全线亏损。随着菜籽压榨企业亏损并停收菜籽,国内菜籽价格也急剧下跌,从7月初的5600~6100元/吨跌到10月中旬的3000~3200元/吨,三个月跌幅达46%~48%,跌速之快、跌幅之大均属历史罕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市场消费心理偏弱,菜籽、菜油价格在11月至12月继续弱势震荡运行。这期间,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分三次以4400元/吨的价格在菜籽主产省下达共150万吨的临时收储计划。

  国内菜籽菜油跟随国际油脂大环境

  2008年,进口食用植物油占国内植物油消费总额的60%以上,外资背景的油脂加工企业所生产的小包装植物油占国内小包装植物油市场的60%以上,因此,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不可能独立于国际油脂油料市场,表现为国内油脂油料价格跟随国际油脂油料价格。另外,随着棕榈油进口数量的持续增加,豆油在国内植物油市场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菜油消费在国内植物油市场的份额继续下降,由以前的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

  一些传统消费菜油的地区也被豆油和棕榈油侵占,国内菜油价格表现为更易受豆油和棕榈油价格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菜籽价格。

  由于2007年全球主要油料作物产量下降,油料和植物油库存量降至四年来的最低点,加之基金的炒作,全球油脂油料价格大涨,带动国内菜籽和菜油价格也冲至历史高点,国内外各油料品种的种植效益也明显上升,因此,2008年,全球主要油脂油料产量同比大增,其中全球菜籽产量达5597万吨,较上年增加755万吨,增幅15.6%,菜籽主产国产量均有大幅增加,其中加拿大、乌克兰产量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了1260万吨和280万吨,其他各国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在全球油脂油料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因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原油价格大跌、市场信心下滑,全球油脂油料需求增速放缓,国际油脂油料价格由牛转熊,带动国内菜籽、菜油价格一落千丈。

  2009年,由于我国大幅增加包括菜油在内的国内油脂油料储备,政府对国内植物油市场的调控能力增强,虽然国内植物油市场因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对外依赖性仍较强,包括菜籽、菜油在内的国内油脂油料价格受外盘影响也依然较大,但在政府系列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国内菜籽、菜油价格波动幅度将会小于国际市场波动幅度,也很可能走出阶段性的独立于国际市场的行情。

  影响菜籽和菜油的因素日趋多元化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并逐步向实体经济传导,市场对预期需求的担忧加剧。2009年影响菜籽和菜油行情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复杂化,除仍需关注2009年全球主要油脂油料供求关系以及生长期的天气状况外,还需密切跟踪全球经济的恢复状况以及各国政府的经济、金融、货币、新能源政策,原油走势,特别是中国对农业的扶持和托市政策等。

  2009年国内菜籽和菜油市场将继续受供求基本面、外围因素和政策调控共同作用,其中外围因素作用加强,政策调控主导市场将更加明显。

  预计秋播菜籽面积和总产继续增长

  虽然2008年7月以后,国内菜籽价格一泻千里,但由于种植者对于菜籽、菜油价格再次回升存有期望,加之公布的菜籽临时存储收购价格远高于当时市价的油菜籽收储价格,油菜种植者的积极性并未受挫,2008年度,我国的秋播油菜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农业部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油菜秋播面积为660万公顷,增幅13.8%。其中,湖北增加12%、湖南增加5%、江西增加20%、安徽增加5%。

  2009年初,黄淮、华北等地均遇近60年来最大旱情,河南、陕西省出现油菜旱死情况,不过,由于受旱地区均不是油菜主要生长地区,整体来看,全国油菜生长实际所受影响有限。以河南为例,虽然许昌地区出现油菜旱死情况,但河南油菜主产地信阳地区却是河南惟一在越冬时下雪的地区,当时油菜生长情况正常,后期如不出现大的天气灾害,单产将处于历年平均水平以上。因此,由于2008年我国秋播油菜面积同比增加,虽然个别非主产地区油菜生长情况弱于往年,菜籽产量可能低于上年,但全国2009年菜籽产量在后期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将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政策调控对菜油价格将起关键作用

  2008年,面对剧烈波动的国际粮油价格,为稳定国内粮油价格,我国政府加大了政策调控力度,其中为稳定菜籽价格,在2008年国家首次将菜籽和大豆纳入到临时存储托市收购范围之内(2008/2009年度,我国分三批共收购150万吨临时存储菜籽),国储菜油数量和国储大豆数量大增,足够多的储存使国家对国内植物油市场的调控能力增强。另外,2008年秋播菜籽的面积和产量均有望双双增加,在国际经济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国际油脂油料市场整体疲软不振的大背景下,国家如何使农民增产又增收,是否在新季菜籽上市时再次托市收购以及收购价格会如何,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2009年,国家既有能力、又有办法来影响国内包括菜油在内的植物油市场,应时刻关注政府调控态度。

  菜油在植物油消费中所占比重下降

  2008年随着国内豆油(含进口豆油、进口大豆折油、国产大豆折油)供应量的增加和棕榈油进口量的同比上升,菜油消费在国内植物油消费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湖北、四川等传统的菜油消费地区,菜油市场占有份额被豆油陆续挤占,随着菜油和豆油、棕榈油替代消费的增加,作为国产供给率较高的植物油品种,国内菜油价格越来越难保持相对独立性,国内菜油价格走势受其他相关油品价格走势影响越来越大。另外,由于菜油有较强的能源属性,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原油价格难以出现大的反转,国际市场预期菜油的生物能源转化需求减弱。

  与过去供需基本面决定价格走势相比,现在原油、豆油、棕榈油等相关油品价格走势及国际金融形势、美元汇率变化、海运费及主要粮油大国的政策等外围因素,对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走势影响加强,在某些阶段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2009年在关注菜籽、菜油基本面的同时,应加强对外围因素的关注。
 
  全球油菜籽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缓解

  《油世界》发布的报告称,2008/2009(上年的6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580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5750万吨,也高于上年度的全球油菜籽产量4870万吨。《油世界》称,2008/2009年度全球油菜籽用量预计为553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5450万吨,上年度为5060万吨。油菜籽期末库存预计为720万吨,早先的预测为760万吨,上年度为450万吨。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