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半年食用油市场走势分析与后期预测

2003-07-23
摘要:

[详细]

 2003年上半年食用油市场在经历国储油的轮换、SARS风波后,整体仍然延续去年年末的走势,保持高位运行,小幅波动的态势。

 具体到每个品种上,表现又略有不同,详情如下:

 豆油:由国内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大豆、豆油报价走势对比图可以年看出,豆油市场除四月底五月初有一次较大幅度的反弹外,基本保持高位运行,稳中趋跌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

 一、自2003年元旦过后,国内市场大豆色拉油、二级豆油及进口毛豆油价格呈现出小幅下跌态势,但随着市场前期供应市场的低价位豆油已销售完毕,低价豆油供应量趋于减少,市场豆油价位回升。

 二、春节过后,由于大豆进厂价的坚挺及许多加工厂在下旬以后才开工,豆油价格因供应量减少而上扬。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量的增加,山东、江苏等地区豆油价格开始回落,而东北地区由于农民惜售,大豆进厂价不降反升,致使国内豆油价格呈现南跌北涨的态势。

 三、受SARS疫情的影响,豆油市场出现一波反弹。从4月下旬开始,部分地区出现抢购生活必需品现象,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短暂的食用油抢购风潮,使食用油的需求量出现短时增加,豆油市场价格随之出现大幅上涨。“五一”过后,市场趋于平静,豆油价格随即回落,

 四、进入2003年以来我国进口豆油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是豆油市场主要下行压力之一。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累计进口豆油37.77万吨,较2002年1-5月份7.27万吨的豆油进口量增长了419%。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6月份我国毛豆油到港量将达到18-20万吨,上半年进口毛豆油到港量接近65万吨。这些进口豆油除少部分用于补充国储库存之外,大部分会流入现货市场。同时进口大豆数量和历年是期相比也创了新高,进口大豆运达数量汇总结果显示,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船38-40船,总计210-220万吨,包含五月底到港量在内的到货量达260-270万吨。如果加上海关总署统计的今年1-5月份766万吨的进口量,上半年大豆进口数量将达到1020-1030万吨,将赶超去年全年的进口量。

 如没有大的政策上的变化,在下一轮消费高峰期(精炼油厂为十一和双节作准备)到来之前,豆油市场仍将保持稳中趋跌,以稳为主的走势,九月份以后会有所回升。对下半年豆油市场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一、后期廉价毛豆油到港量继续放大。我国今年第三季度进口毛豆油到港量可能达到60-65万吨的较高水平,连同上半年到港的65万吨,前三个季度的到港总量将达到120-125万吨。已远远超过2002年度的37万吨总进口量。这将是多年以来我国豆油进口量最大的一年。且7月、8月份到港毛豆油到港完税成本和当前江浙地区二级豆油集中出厂价格两者之间至少存在200-300元/吨的差价,进口毛豆油到港数量增加,及其到港完税成本的降低将成为推动豆油继续下跌的主要动力。

 二、大豆进口量也继续放大,将进一步提高豆油供应量。由于农业部转基因办公室日前证实了“从7月20日开始将受理9月20日后到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许可”的市场传言,我国大豆进口将不会受到干扰。美国大豆在10月或者11月装船前有足够的时间申请到必要的文件。国内厂商购买秋季美国新产大豆数量近日出现持续增长,成交合同船期涉及到今年九十月份,转基因临时进口政策明朗化将推动厂商签订九十月船期合同量继续攀升。据计算,包括巴西、阿根廷和美国大豆在内,今年第三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实际到港量将达到630-660万吨的规模,月均到港量达210-220万吨。

 三、虽然在2003年上半年我国豆油未出现过剩局面,但在进入2003年下半年之后,特别是在进口大豆量连续数月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基础上,豆油供给量的增长显然难以与消费量同步增长,豆油供应过剩将很难避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我国今年豆油和豆粕产量增长至430万吨,同比提高30%。由于该年度豆油进口预计达到180万吨,豆油产量及进口总量将达610万吨,同比提高66%。我国2002/03年度豆油消费总量将达到565万吨的历史最高峰,同比增长49%,其中国内食用消费量预计将达500万吨,同比增长56%。

 四、国家加强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监督,有消费者获得知情权的情况下,将会引起转基因豆类产品的价格下降,而我国消费的豆油以转基因的占绝对多数。7月初,北京市农业局进行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监督抽查。此次抽查涉及北京市场上销售的14家企业的共22种豆类产品,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的色拉油。去年3月份,农业部公布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要求列入实施标识管理目录的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番茄五大类十七种农业转基因生物,必须依法予以标识。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大豆、大豆油等产品,必须标注醒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志,未标注或不按规定标注的不得进出口或销售。

 菜籽油:受豆油价格影响,上半年菜籽油也呈高位运行,稳中趋跌走势,而在新产油菜籽上市场后,菜籽油却一反常规,不跌反升,出现一波反弹。

 这主要是因为:

 一、早期由于国内市场油菜籽加工原料枯竭,江浙地区多数油菜籽加工厂二级菜籽油存量已经接近告罄,散装菜籽色拉油供应量也已经明显降低,推动菜籽油价格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菜籽油市场供应量和市场需求量也已经明显降低。

 二、临近新菜籽上市,油厂为筹集收购资金,出货意愿加强,加之相关油品豆油的供应量大幅提高,菜籽油价格呈现下行态势。

 三、快速上涨的原料价格是新产油菜籽上市后,菜籽油价格不跌反升的一重要原因。由于农户参照上年的收购情况,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及各个加工厂为了较高的加工利润,通过各种渠道掌握货源以抢占先机。今年油菜籽的收购价高开高走,短时间内冲破2300元/吨,快速飚升。

 菜籽油原料油菜籽价格的走势,是决定菜籽油价格走势的关键。随着油菜籽进厂价格的回落以及进厂数量的增长,南方油菜籽加工厂开工率出现明显提高,加工厂菜籽油和菜籽粕供应量的提高将为两者后市价格带来更多的供给压力。在下一轮食用油消费旺季到来之前,如油菜籽市场没有明显回复,下半年菜籽油市场呈稳中趋跌,以稳为主的态势。这主要因为:

 一、六月中旬以来,油菜籽主产区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纷纷下调了油菜籽进厂报价,油菜籽价格自开秤以来快速上涨的局面就此告一段落。这主要由于油菜籽价格自开秤以来快速上涨并达到近年最高价位,市场对油菜籽价格的涨势失去信心,及上涨过快的油菜籽进厂成本使加工厂收益锐减。

 二、目前全国已进入油菜籽收购的尾声,由于这一段时期全国普降大雨,部分油菜籽主产区一直受暴雨的袭击,江淮、黄淮地区受灾严重,油菜籽有效流通量已经减少,且收购上来的油菜籽水份普遍超标,油菜籽不易保存,后期费用也较高,使得油菜籽加工厂收购积极性不高。另外,很多中小型加工厂油菜籽当前存量已超过去年最高峰的50%,加工厂采购心态较前期明显平和。这使得油菜籽价格回升乏力。

 三、另一方面,由于进厂价已接近经销商收购成本,其对菜籽价格再次下跌的承受能力也正经历着进一步的考验,但下跌空间已较为有限。且从长期来看,我国油菜籽市场仍将呈现供给紧张的局面,即使部分大型加工厂可以利用国际市场货源来弥补国内收购数量不足的矛盾,但在收购高峰期过后,菜籽价格的稳定的局面将随着采购量的增加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收购价重新上涨。

 四、据加拿大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资料称,加拿大今年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将达到469万公顷,同比增加21%,从而将为国际市场提供明显高于上年的油菜籽出口量。国际市场油菜籽价格近日呈现稳定下跌态势,与国产油菜籽可比价差继续缩小。当前九月船期加拿大油菜籽到港报价为280-285美元/吨,折算十月底华东港口到港价2970-3020元/吨,后期价位仍有可能继续下跌。这对国内油菜籽价格也会起到抑制作用。

 五、和其它食用油品种之间的价差也是决定菜籽油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豆油价格继续下跌,其产生的下拉效应也必将对菜籽油产生不利影响,而如豆油价格如有反弹,也必将对菜籽油价格有所带动。

 棕榈油:和其它食用油相比,棕榈油是波幅最大,也最明显的食用油品种。

  与历年同期走势相比,棕榈油市场上半所的主要表现是消费旺季向后推迟,往年三月份开始,四月下旬、五月份就到来的消费高峰,今年推迟到六月份。这主要因为:

 3月份美对伊开战减少棕榈油的消费量,对棕榈油国际现货价格将造成不良影响。受战争及其带来的油价上涨、运费提高的影响,棕榈油的主要消费地区中东地区和欧洲地区对棕榈油的需求大幅下降,国际市场对棕榈油看空心理增强,国际市场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大幅下跌,带动国内港口棕榈油现货价格出现快速下跌。

 由于国际市场上棕榈油价格和豆油价格的价差进一步拉大,2月底3月初时二者的价差为每吨32美元,到3月下旬则达到61美元,过大的价差必将产生拉平效应。战争结束后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重新趋于坚挺,24度棕榈油4月船期FOB报价随之回升到415-420美元/吨,5月船期报价也相应回升至410-415美元/吨。在马来西亚棕榈油报价出现回升的过程中,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也扭转了3月底前后的颓势,港口交货价格略高于前期水平,但价位并未出现大幅度上涨。

 随着我国气温逐步升高,棕榈油消费量正在出现季节性增长。由于和其它食用油品种相比,棕榈油有较高的价格优势,一些经销商利用棕榈油的特性在其它品种食用油中勾兑棕榈油,使棕榈油市场需求量剧增。且国际市场上另一大买家印度降低了24度和33度棕榈油进口关税,提振了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从而支持国内棕榈油价格。不仅气温的升高推动了当前棕榈油消费量的增长,国内油菜籽和菜籽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和豆油价格的相对低迷也导致棕榈油的潜在需求量出现了一些增长。因此,棕榈油价格在五月底、六月份走出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

 棕榈油是我国几个主要消费食用油中唯一一个完全依靠进口,和国际市场结合最紧密的食用油品种,它本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国际市场行情;二是本身的供需情况;三是其它油品对其影响。受棕榈油主产国产量快速增长及国内港口棕榈油抵达数量大幅增长的影响,且受豆油、菜籽油市场行情不景气的联动效应,后期国内棕油市场价格总体走势是向下倾斜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气温将继续升高,棕榈油的市场需求继续看好,对棕榈油行情又形成一定支持。因此,在棕榈油消费淡季到来之前,下半年棕榈油市场行情很难有大幅的上涨或大幅下跌,以小幅波动为主。详情如下:

 由于棕榈油贸易商在前一段时间棕榈油的进口成本偏低时,获利很丰,且今年配额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我国签约的棕榈油较多,致使后期国内港口进口量加大、进口棕榈油到港时间比较集中以及国内港口库存数量较大。在今年1-5月份之间,我国棕榈油到港量达到112.1万吨,月均2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5月份达33.6万吨, 6月份为26万吨,7月份头15天买入15.4万吨,预计将在28万吨,我国采购8月船期的棕榈油也将稳定在28万吨的水平。所以后期国内各主要港口棕油抵达的数量将会明显增长,棕榈油的进口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价格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向下波动局面。因此,预计七月份以后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价格将在前期冲高的基础上有年回落。且在目前国内菜油、豆油价格走低的带动下,近期国内一直稳中略升的棕油市场价格将联动地出现下行态势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国际市场上,作为第一大棕油生产大国马来西亚现货报价上涨。尽管CBOT豆油价格下跌,但是棕油采购商急于交货装船,市场供不应求,导致近期船期的棕油价格上涨。随着气温的上升,棕榈油的液态表现越来越好,可替代其他食用油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冷饮、饼干、方便面等行业中的需求也会增加,市场需求看好。且棕榈油和其它品种食用油的巨幅价差依然存在,因此棕榈油的回落空间并不大,如果回落过快也会反弹。  

  综上所述,由于2002年国内油籽供给明显不足及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种植效益的明显提高,2003年我国食用油籽播种面积同比将增长,油籽产量预计将提高,食用油的供给量也相应提高。加上进口,仅就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几大油品(不含葵花籽油、芝麻油、棉籽油等其它小油品)今年的供给量粗略计算已过1450万吨,远大于去年国内对这几在大品种的需求量,因此,排除阶段性的波动和个别品种的起浮外,下半年食用油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微信登录